记黄泽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张露江
他是“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的获得者;他扎根基层16年整,走村入户,任劳任怨无私付出,把党和政府对农民健康的关爱落到实处;他把病床设在病人家中,让“患者跑”变成“医生跑”;他用爱心和耐心赢得当地农民的热情点赞,是百姓心中暖心的“健康管家”,也是嵊州市家庭医生的“品牌”之一。他就是黄泽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张露江。
让乡镇百姓也能享受到像大城市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
前不久,在人民网全国人民看两会的节目中,出现了嵊州面孔,来自黄泽镇的一位中学老师说了一句话:“现在百姓看病越来越方便,即便是乡镇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像大城市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短短的一句“乡镇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像大城市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殊不知背后有多少基层医生的默默付出,张露江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自2013年嵊州市被确定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点后,作为服务农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黄泽镇中心卫生院就设立了25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面向黄泽镇4.3万名农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该院医生服务团队的一员,张露江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默默地为辖区内的居民建立起2000多份家庭电子档案,为400来名慢性病患者建立慢病专项管理,对每一位慢病患者的基本病情、用药情况都了如指掌;定期下村为居民服务,量血压、测血糖、健康宣教、健康指导等,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居民开展上门服务;为需要至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做好双向转诊工作,给居民实实在在的方便。
病床设家中,“患者跑”变成“医生跑”
随着家庭签约服务的不断完善,张露江深知家庭病床服务能方便社区患者获得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能不断满足基层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对于许多年龄大且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去医院看病是个大问题,加上如有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就更加麻烦,为此,张露江积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任职医教科长的他平时上班就已经很忙碌了,但他总是说:只要病人方便就好,即使再忙时间总会有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家庭病床患者,他建立了微信群,空下来便及时询问患者的情况,及时回复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不定时地发些健康知识。每次出诊,他都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奔波于各乡村之间,不管刮风下雨。对于张露江来说,隔日出诊是他生活的家常便饭。一个医疗箱,一个工作包伴随他走遍了辖区内各个乡村,只要病人有需要,一个电话,一个微信,他都会安排出时间,做好上门服务工作。
今年88岁高龄的俞大爷中风已经多年,一直在轮椅上过生活。去年年前的一天,他不慎跌了一跤,导致股骨颈骨折,一直卧床不起。因为一直卧床,他的臀部烂了脸盆那么大的一块,黑乎乎地一直往外流脓水,甚至都可以看到骨头。再说,俞大爷人高马大的,起码有一百七八十斤重,没有两个人照顾压根连翻身都翻不过来。家属对此苦不堪言,加上平时工作繁忙,照顾起来力不从心,得知黄泽镇中心卫生院的张露江医师有家庭病床这项服务内容,并且口碑不错,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年后到卫生院办理了家庭病床手续,成为张露江医师的病人。
一个多月过去了,张露江医师每天中午趁着午休时间去为俞大爷清创换药:流脓水了,他就用双氧水一点点轻轻地擦;肉烂了,他就用剪子一点一点清除掉……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耐心,更多的是爱心。完整的一套清创下来,他腰酸得直不起来,大冬天的汗湿了里衣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露江的悉心照顾下,俞大爷的臀部开始长出了粉粉嫩嫩的新肉……因为家庭病床也纳入了医保的范围,所以一个月下来,俞大爷只花了300元钱……
去年年前,一位摔伤后致高位截瘫后褥疮发作的病人,打听到黄泽镇中心卫生院家庭病床做得好,特地赶到张露江这里办了家庭病床手续,张露江隔日前往换药,短短20天后,他的褥疮愈合了。患者高兴极了,患者母亲也甚是欣慰,激动地说:“这下我们可以安心过年了,太感谢张医师了!”每次换药后患者母亲总会送给张露江一点新鲜蔬菜,张露江难以推脱,但又有恻隐之心,就偷偷地充付了患者的部分医疗费,出院时患者家属得知此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旦家里有一个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亲人,全家都会陷入混乱,现在有了签约家庭医生,家庭病床为一些真正有需要的家庭(如脑血管意外瘫痪康复期,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慢性严重并发症,晚期肿瘤等)解决了后顾之忧,让生活不便的病人足不出户就能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完善的医疗和护理,这有利于促进病人的康复,减轻家庭经济和人力负担,我们希望有更多像张露江医师一样的医护人员以多跑腿换来病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