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外媒看嵊
他为“嵊州竹编”而生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陈正军 文 通讯员 徐华铛 摄 2020年12月09日14:40:29 
俞樟根与竹编公鸡

  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上,89岁的嵊州人俞樟根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俞樟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嵊州竹编”,书写了一部竹编创新的历史。

  创新竹编动物

  一头银发,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一件深灰色的棉袄,虽已年近九旬高龄,俞樟根仍然精神焕发,双目有神。记者采访那天,其徒弟徐华铛正在拜访老人,两人兴奋地探讨着竹编的新编法。

  “师父和竹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现在仍然心心念念记挂着嵊州竹编的未来。”说起俞樟根对竹编的执念,徐华铛敬佩至极。

  家中三代篾匠,俞樟根8岁就跟着父亲学竹编,15岁时就已经熟练掌握了竹编的制作技艺,后进入当时的嵊县工艺竹编厂。

  俞樟根不善谈吐,却把心底的话通过自己的一双手都说与翠竹。上世纪50年代,他和当时竹编厂的工友们一起整理出100多种中国竹编的传统编织图案,并从中创作出“花栋”“弹花”“花块”“龟背”“菊花穿丝”等编织新纹样,使古老的竹编工艺焕发了青春。

  千百年来,竹编一直局限在篮、盘、罐等日用品天地里,1964年,俞樟根担任嵊县工艺竹编厂的创新设计组组长后,决心进行改革。

  有一次,他和创新组同事去杭州出差,在一家礼品店里见到一群外国游客围着一件动物瓷器爱不释手。此时他的脑海中产生了一个念头:我们为何不创作竹编动物?但当他把这个创新思路向大家亮出来时,却引起了争议,不少人认为竹编的可塑性较差,不可能编织出凹凸不平的立体造型。

  俞樟根却知难而上,开始了竹编动物的创新。

  为了方便研究,俞樟根买了一只大公鸡回来,反复观察公鸡啄米、奔逃、拍翅、惊飞、追逐、啼鸣等姿态,鸡的神态在他脑海中鲜活起来。在设计造型人员的协助下,1966年春天,一只栩栩如生的竹编公鸡诞生了,“嵊州竹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

  从那时起,飞禽走兽及鱼虫之类纷纷加入了生动有趣的竹编动物世界。那些年,俞樟根带领着徐华铛等几个徒弟,主创了一大批大型竹编精品,其中竹编《山鹰》1979年“飞”入了美国白宫。

竹编《大龙舟》

  突破竹编人物

  俞樟根在竹编创新路上不断开拓。

  继创新竹编动物后,在设计造型人员的配合下,他又对竹编人物的编织难关进行突破,创造出《老寿星》《苏武牧羊》《岳飞》等一件件人物鲜活的竹编作品。

  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品展览在美国旧金山展览大厅内举行,其中一件名叫《麻姑献寿》的工艺竹编精品引起大家的围观。作品充分发挥了竹编技艺的特长,以精致细密的手法,交错运用经篾和纬篾,把人物、仙鹤编织得严密完整,浑然一体。特别令人惊叹的是麻姑的脸部编织,用150根起寸(即150根篾丝排一起刚好是1寸)的精细篾丝,嘴角、鼻尖、眼眶、耳朵都编织得轮廓分明,细腻传神,真正体现了竹编艺术的魅力。

  这件竹编精品的主持者和编织纹样的设计者,正是俞樟根。

  1991年,嵊县举办“越乡文化节”,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应邀回乡参加盛会。其间,她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嵊县竹编陈列馆,在俞樟根创作的竹编《牡丹亭》前,袁雪芬提议说:“嵊县是越剧和竹编的故乡,这件竹编《牡丹亭》,使我想起了越剧起步的万年台,是否可以做一个竹编的万年台?”站在旁边的俞樟根略略思索了一会,说:“完全可以。”

  就这样,俞樟根挑起了主持竹编“越乡古戏台”的工作。为此,他还专程去崇仁瞻山庙古戏台、苍岩绳武堂古戏台和县城城隍庙古戏台等地方踏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竹编《越乡古戏台》的草图,并对传统的150多种编织技法进行摸底,从中挑选出最能显示作品材质美感的编织纹样,最终编织出了精致华美的竹编《越乡古戏台》。

  在半个多世纪的竹编艺术生涯中,俞樟根在有关人员的密切合作下,编织创作了近400件竹编样品,这些样品大都漂洋过海,出口到国外。

竹编《双熊猫》

  致力竹编传承

  近年来,竹编和其他传统手工艺术一样,面临传承难的窘境。作为一个与竹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俞樟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让竹编不至于失传,他找到徐华铛,希望与他合作编著一本竹编工艺的技法书籍作为教材。俞樟根说,这本书的编织图案由他来画,他要趁着现在思路还清晰,把记忆中上百种编织法都一一画出来,留给后世。

  那段时间,俞樟根戴着老花眼镜,用圆规和三角尺,将数百种编织技法一笔笔画出来,笔法工整规范,编织交叉清晰,从简单的基础编织到复杂的特殊编织,再到工艺竹编的各种制作技艺以及竹编工艺品的染色和油漆,均描画得清清楚楚。

  这本35万字的《竹编工艺》教材出版后,成为目前竹编行业中较完善的一本技艺专著,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这本书的出版,让俞樟根的老花眼深了100度,但他认为十分值得。

  俞樟根说,竹编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涉及设计、造型、编织、油漆等多项工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国竹编技艺的发展,需要一代代的人接力跑。

  俞樟根现在年纪大了,已无法亲自编织,都是以指导为主。但他憧憬着有人像他一样爱竹编,期待着优秀的工艺竹编作品出现。一次,他的徒弟斯浙鹏要编织一个作品《六和塔》,他很激动,帮着一起克服窗框编织方面的难关。现该作品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从篾匠到工艺美术大师,俞樟根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培养新一代的竹编能手,把这种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文化生活
嵊州263名支边老知青50年后再相聚
我市成立首家心理名医工作站
今冬穿羽绒 必须够“花”
国产跑鞋加速高端化 千元定价引争议
红旗E-HS9:打开一扇门,创出一条路
女排联赛:天津江苏连胜占据晋级先机
12月新片扎堆儿,贺岁档重现辉煌
“屏栖电影”电脑桌面也能讲好故事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2020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聚焦十九届五中全会
· 【专题】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
· 【专题】村(社区)组织换届
· 建设重要窗口 展现嵊州风采
· 【专题】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专题]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袁家军: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 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赋能助力
浙江省委常委会会议提出这样的要求
各地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浙江第6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诞生!
记者体验湖州可回收物处理新模式
国际要闻
英国这一次又玩到了最危险的地步!
疫情反弹 韩国再次上调全国防疫级别
塞内加尔计划明年开通至美国新航线
屡惹争议 特朗普抗疫顾问请辞
克罗地亚总理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伊朗核科学家遭远程自动机枪射击身亡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