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今日嵊州 | 数 字 报 | 嵊州专题 | 国内新闻 | 浙江网闻 | 
时政经济 -- 社会文化 -- 国内新闻 -- 嵊州专题 -- 数字报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和合”寻亲工作室第600对寻亲成功
来源: 作者:嵊州融媒记者 2025年03月31日09:32:46 

  3月24日嵊州“和合”寻亲工作室忙了整整一天——早上第599对家庭团圆,下午第600对团圆!

  “兄弟,你终于回来了!”3月24日上午,新昌县五丰村铺上地毯,亲朋好友翘首以盼。当黄勇(化名)终于踏上家乡的土地,大哥老吕上前紧紧抱住他,声音哽咽。

  今年2月下旬,嵊州市公安局“和合”寻亲工作室收到一则求助,来自山东的黄勇寻找浙江亲人。听完诉求后,工作室民警商朝阳立即联系山东志愿者采集血样,并在收到血样后送往市公安局比对DNA。根据平台的大数据筛查,新昌县五丰村吕家的DNA信息与黄勇的契合度颇高。

  商朝阳向新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石海波发去寻亲线索。山东、上世纪70年代、有好几个兄弟……围绕这些关键词,石海波直奔吕家走访,并给每一个人采样血样。新昌、嵊州两地公安紧密协作,经严谨比对流程,最终确认黄勇正是新昌县五丰村老吕家的小儿子。

  尽管已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当真正面对这份迟来的团圆时,所有人仍忍不住热泪盈眶。大哥老吕回忆,“1976年左右,当时家里条件艰难,父母不得已将最小的弟弟托人送走。这些年,我们从没停止寻找,一直盼着能团圆。”近半个世纪,老吕家人始终惦记着这个弟弟,却一直杳无音讯。如今,弟弟终于回家,家人都拉着黄勇不肯放手。

  新昌五丰村的认亲一结束,商朝阳立马又赶往新航村——村口“欢迎妹妹回家”六个大字既醒目又温馨。吕家大姐拉着小妹王女士的手一一为她作介绍。大家围坐一桌,开心地唠家常,一碗芝麻汤圆下肚,甜在每个人心里。

  今年1月,“和合”寻亲工作室收到了王女士寄来的血样,立即送往市公安局检验并展开调查,但血样比对结果并不理想。

  商朝阳与王女士沟通,了解到她当年是从新昌县民政局被抱养的,于是又利用相关科技手段进行调查,根据地域和匹配度,从成百上千的数据中筛选出百余条疑似对象。经电话询问、走访核实,终于有了一条重要线索:新昌县新航村的吕姓家族曾送养过一个女婴。

  3月初,商朝阳和队员赶到新昌了解具体情况,并为吕家人采血,做进一步核对。喜讯传来,王女士正是吕家当年送养的女婴。

  上世纪70年代,吕家家里条件艰苦,吕母在生下小女儿后,身体每况愈下,养育孩子和照顾家庭的重担都落在吕父身上,后来吕父无奈决定将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送走,希望有好心人收养她。

  吕家姐妹从小便听父亲说起她们还有一个妹妹,有机会一定要去找找。“母亲在小妹出生第二年便离世了,是父亲一个人把我们拉扯大,父亲离世前还在念叨小妹,觉得对不起她。”吕家四姐表示。这些年,吕家人一直在寻找小妹,只要听说哪里有和吕家姐妹长得很像的人,便会去寻找,但每每都失望而归。

  得知小妹找到了,吕家姐妹迫不及待想要见面,吕家大姐更是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村口的红地毯、迎接她的礼炮和紧紧不放的一个个拥抱,让王女士的泪水一直在打转……

  “王女士刚好是工作室成立以来帮助寻亲成功的第600对。”商朝阳表示,“更巧的是,两年前的今天正好是第100对。”两年时间,“和合”寻亲工作室接待了上千名寻亲者,帮助许多家庭实现团圆,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坚持。寻亲工作往往伴随着枯燥与重复,但“下一个可能就是了”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商朝阳和队员,每一次寻亲成功,都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编辑:俞露莎
嵊州发布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爱嵊州》APP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专题推荐
· 【专题】瞬间·嵊州
· 【专题】达人看热点
· 【专题】聚焦2025年全国两会
· 【专题】探索“产城人文” 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
· 【专题】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专题】网络中国节·春节
· 【专题】聚焦2025浙江省两会
· 【专题】一步一履总关情
· 【专题】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时政经济
社会文化
国内要闻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