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黄泽镇郑枫家庭农场的承包田里一片忙碌,100多亩即将连片种植早稻的田野上,机声隆隆,农场主人郑枫正操作着耕田机来回穿梭,放手刹、踩油门、转动操作杆,动作娴熟。
“你要把机器的耙齿压得再深一点,这样下面的土就可以打得更细、更均匀。”郑枫的父亲在田埂边一边仔细打量,一边指导儿子。在父子俩的配合下,不到60分钟,近6 亩原本凹凸不平的农田就被耙得平平整整。
近年来,郑枫家庭农场在黄泽镇青石桥、前良等村承包了600多亩退林还耕后的农田。随着当地退林还耕力度不断加强,他们的种植面积也逐步扩大。
为种好田,郑枫一方面向父亲学习传统种田技术,另一方面积极掌握现代农业设备操作技能,如今已能熟练操作植保无人机、插秧机、大型拖拉机、耙耕机等设备,从种田“门外汉”蜕变成了规模种植能手。
今年,郑枫家庭农场响应政府号召,计划规模连片种植早稻100多亩,目前正紧锣密鼓开展耙田平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