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相信阅读的力量——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发布暨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举办。其中,由嵊州籍太空探索与科学教育专家、科普作家郑永春翻译并增补《中国太空探索简史》的航天、天文科普图书《太空探索通史》获得2025年度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2004年,国家图书馆设立了“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该奖项每年举办一次,自2005年公布第一届评选结果以来,文津图书奖已成功举办19届,评选出获奖图书两百余种,提名(推荐)图书八百余种,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史密森学会策划出品的《太空探索通史:从古代世界到星际未来的发现之旅》一书,史料丰富,内容全面且具有权威性,是一部完整钩沉地球人类太空历程的鸿篇巨著。中文版由行星科学家、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和翻译学博士刘晗合作翻译。为了让中国读者了解更多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历史与成就,郑永春为中文版撰写了《中国太空探索简史》作为附章。
郑永春,1977年出生,我市三界镇长桥村人。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三界镇就读,高中就读于嵊州中学。他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科普文章400多篇,著有《科学原来这样学》《火星叔叔太空课堂》《火星零距离》《小到无穷小:给孩子讲微观世界》《大到无穷大:给孩子讲浩瀚宇宙》等科普图书。其作品多次荣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等荣誉。被授予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有功人员、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等荣誉。2024年5月,郑永春博士曾回到家乡嵊州,在剡溪小学作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中国战略》的专题讲座,他表示,科学的课堂要尤其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