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维护中
   嵊州新闻网>>政务频道>>政务公告


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 今日嵊州  作者:   2006年02月08日15:59:24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到2010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在“实力嵊州、富民嵊州、活力嵊州、人文嵊州、生态嵊州、平安嵊州”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努力使人民过上经济繁荣、生活宽裕、社会和谐、文明安康的全面小康生活,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嵊州市委关于制定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的,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规划纲要主要阐述全市战略部署、政府工作重点和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意义十分重大。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发展,创强争优,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为我市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转型加速,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区域交流和合作加强,为我市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市内环境看,大规模投资效应逐步释放,交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为我市加快发展增强了内在动力。
    “十一五”时期具备的发展基础。“十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前实现,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1亿元,为“九五”期末的近2倍,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国际化程度稳步提高;政府职能加速转变,企业创新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史上经历挑战、经受考验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我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人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的时期,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应当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和人才科技瓶颈制约较大,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增大;城乡发展不够平衡,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在加大;社会结构转型相对滞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和绍兴市委“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围绕“科学发展、创强争优”工作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统领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社会稳定压倒一切、开放创新重于一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强市、特色建市、实干兴市”战略,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按照“立足科学发展、实现创强争优、建设全面小康、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结构转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二,坚持以加快发展为关键。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是全市最大的民心民意,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把握发展机遇,营造发展合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不断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坚持以统筹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三农”工作为重点,正确把握“两个趋向”,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总揽全局,兼顾各方,更加注重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坚持以开放创新为动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增强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增强以开放促发展的能力。
    第五,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0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在“实力嵊州、富民嵊州、活力嵊州、人文嵊州、生态嵊州、平安嵊州”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努力使人民过上经济繁荣、生活宽裕、社会和谐、文明安康的全面小康生活,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
    ——市域经济更加繁荣。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到2010年达到27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37000元以上,力争比“十五”期末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7∶58∶3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9%;城市化水平55%;非农就业比重75%以上。
    ——社会进步更加全面。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到2010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科技活动经费占生产总值比例2%以上,人才总量8.4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人,城乡居民收入比在2.6倍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居民收入显著增长,人居环境更加优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到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城镇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35,农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左右;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30%;人均预期寿命77岁以上。
    ——环境资源更加优化。生态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3.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63%以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0分以上。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以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走出一条互动互补、集聚集约、创新创优、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优化发展第一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以高效生态农业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农业外向化、项目化、生态化、机械化、信息化,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力争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确保农业基础地位。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创新农作制度和生产技术,加快农产品加工配套机械引进与创新应用,建设省粮食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加强农业信息网和农技服务网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增强农业的生态功能;推行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化和品牌化生产,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基本实现农产品无公害化,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75%以上;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建成标准农田30.6万亩;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年粮食播种面积36万亩、产量14.5万吨;健全粮食储备、市场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建成市中心粮库,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加快建设平原农田保护区、丘陵特色农业区、河谷畜禽养殖区、山区森林生态区和城镇农业加工区,提升一批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打响一批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产品。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重点发展以外建基地、外引资源、外拓市场和外向创汇为方向的开放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产品市场,“十一五”期间争取新增外拓基地20万亩,在省内外大中型城市设窗口、进超市200个以上。加快发展以现代农业园区和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的城市农业,基本建成农业休闲观光、高新技术、优质稻米和城郊型蔬菜等四大产业带。优化发展以培育十大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到2010年,新培育国家级名牌产品3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15只以上,打响茶叶、花卉、香榧、长毛兔等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以绿色农业基地和生态经济林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力争建成十大高效生态农业基地76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基地面积达到70%以上,良种覆盖率98%以上。扶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加工农业,力争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园区产值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的50%以上。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推动现代工业理念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强化现代工商产业链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加速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入实施“十龙企业带动战略”,培育扶持一批竞争力强、覆盖面广、规模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到2010年力争规模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加快茶叶、花木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巩固提升全国珠茶加工出口中心,着力打造“绿色茶都” 和“花木强市”。建立健全贸工农一体化经济组织体系,规范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农户的有机结合,力争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比例达到50%。
  (二)提升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制造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力争比“十五”期末翻一番。
      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平台。以经济开发区、乡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和个私工业集聚区为平台,加快工业布局的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促进特色产业集聚集约。经济开发区要致力于资源整合、功能扩容、产业升级,到2010年城东与城北区域开发全面完成,浦口区域一期项目基本建成,二期开始启动,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先行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技术和制度创新的试验区。五大中心镇和三江街道工业功能区要致力于差异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完善软硬环境,培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特色更加鲜明的工业板块,促进“一镇一品、一镇多品”的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使六大工业功能区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个私工业集聚区要致力于调整优化布局,加快建设标准厂房,实施厂房联建,加强产业配套合作,鼓励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农村工业,不断壮大家庭个私工业经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升级计划,促进优势产业快速成长,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一大中心、四大基地、六大主产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领带服饰、家电厨具和汽摩配件等产业。巩固领带服饰制造业国际地位,扩大竞争优势,延伸发展高档布艺、床上用品等相关家纺产品,倾力打造“国际领带都市”;做大做强厨具产业,拓展出口市场,大力建设“中国厨具之都”;整体引进一批汽摩配件生产企业,加强配套对接与分工协作,加快产业集聚和提升产能,打造汽摩配件生产基地。改造提升机械电机、绢丝针织和电声配件等产业。加强专业化协作生产,推进机电一体化,努力建设“中国机电名城”;引导绢丝针织产业向外衣化、时装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建成中国绢丝针织服装制造基地;巩固扩大电声配件产品和市场优势,拉长产业链,着力建设中国电声配件制造基地。支持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型建材等产业。加强引导,重点引进以药品制剂为重点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提升发展生物医药业;发挥电子基础件生产优势,提高产品研发能力,推动电子信息业发展;开发与利用硅藻土资源,鼓励发展隔热、保温和耐火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积极发展建筑、高新技术等其它产业。优化建筑业结构,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强境内外市场开拓,提升建筑企业资质,加速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品牌创新,不断增强“建筑之乡”实力,至2010年,二级以上建筑企业超过23家,建筑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注重引进和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型升级。 
    强化工业支撑能力。坚持“合力兴工、聚焦企业”,建立健全工业发展激励机制,完善工业企业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增强工业企业发展动力。着力实施“培大育强”工程,加快企业结构转变,推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推动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构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并举的企业群,力争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继续实施“上市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培育上市后备梯队,鼓励和推动优质企业多渠道融资,争取上市企业达到2至3家。组织开展“百家企业抓技改”活动,引导企业优化投资方向,延伸产业链,实施一批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技改项目,促进工业性投资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工业性投资200亿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注重品牌培育和经营,促进企业由仿制向创制、贴牌向创牌转变,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和终端产品发展,力争新增“中国名牌产品”3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1至2只。鼓励发展蚕桑等原料基地,为领带服饰、绢丝针织等传统产业提供资源保障,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
    完善三产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商业网、开放性的现代物流网、放心式的城乡消费网和休闲型的文化旅游网,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一带六景一走廊”的旅游发展规划,整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等特色旅游。转换旅游投入机制,加快剡溪唐诗之路景观改造,深入开发王羲之故居旅游区,扩建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百丈飞瀑景区,保护性开发马寅初故居、崇仁古镇和南山湖,建设崇仁温泉旅游区。加大宣传和品牌策划,精心举办中国民间越剧节、中国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和旅游线路,积极创建浙东优秀旅游休闲城市。“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市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和15%。
    培育新兴服务业。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三产结构调整的重点。大力发展研究开发、咨询服务和现代物流企业,提升中国领带城现代市场功能,建设一批专业物流企业,培育一批各类配送中心,提升发展一批与产业配套的专业市场,筹建花木交易中心,建成中国茶叶城和名茶市场,强化生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来嵊开办分支机构,发展提高金融、保险、通信等行业。拓宽社区服务内容和领域,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着力培育会展业,规范发展信息、咨询、会计、科教和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
    提升商贸流通业。完善商贸流通发展机制,优化商贸流通网点布局,增强商贸业发展活力。建设五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商会大厦和商贸步行街,逐步形成传统商贸区、商务商贸区和休闲商贸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努力引进知名商贸零售连锁企业;整合嵊州风味小吃等传统餐饮和休闲娱乐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水平,着力打造“商贸集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中心城区。以集镇、中心村两级生活型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重点构筑“组群发展、连片集聚、以点带面”的小城镇商贸集群,延伸完善“镇有超市”、“村有放心店”、“景区有特色店”的农村商贸服务网络。力争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3%。
    (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科技项目、产品创新、科技服务、科技人才等五大体系,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着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积极争创省科技强县(市)。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分配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拓展自主创新途径,引导企业在加强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基础上,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组织开展“百家企业搞科研”活动,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着力提升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的研发水平,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开发和应用,培育新发展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以上。大力实施“百家企业攀高亲”活动,深化巩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技术联合和生产协作,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共建实验基地、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骨干培训点,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内外科技发达地区设立技术开发机构。到2010年,新建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8家,绍兴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0家。
    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努力创建国家级领带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微特电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挥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孵化作用。在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工程,开发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扶持引导和规范管理,提高对各创新主体的服务水平。积极筹划“企业上网工程”,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建设和运行嵊州科技信息网、专利信息网、中国微特电机网等科技网站,着力构建有影响力的科技商务平台。
    优化科技创新机制。落实和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建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和新产品开发机制,加强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和开发,争取实施省级以上火炬项目20只以上,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建立起吸纳和使用优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技术入股、技术控股或技术承包。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来嵊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专利技术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实现专利授权1000项以上。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按照“完成一批、新建一批、启动一批、规划一批”的思路,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水平。
    (一)健全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健全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供给和水环境安全等保障体系,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强化洪涝台旱预案体系建设,着力做好特大洪水的防御对策。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曹娥江等主要河道疏浚。加快建设艇湖滞洪区改造、标准堤防、排涝站及排涝渠等工程,规划筹建丽湖城市防洪工程,提高全市防洪和排涝能力。到2010年,城区防御洪水标准达到50年一遇,主要集镇防御20年一遇,经济开发区排涝标准20年一遇。实施千库保安工程,推进水库安全标准化建设,基本消除病险水库。继续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积极构建城市供水、乡镇中心水厂和村自备水相结合的供水网络,建成市第三水厂,新建或扩建一批乡镇水厂,加快建设中心村简易水源工程及引供水管路工程,全市建制镇和乡村集中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80%以上,解决和改善农村居民饮用水困难。加快建设上俞堰坝引水应急工程和长诏水库引水工程,规划筹建甘霖水库,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逐步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加强对建设工程的人为水土流失、重点水土流失地区、地下水超采地区等综合治理。初步建立全市水域监测网络,规范入河排污口审核,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建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到2010年,全市主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60%以上,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
    (二)建立可靠能源保障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储备,统筹电源与电网建设,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形成布配合理、安全可靠的区域能源保障体系。新建500千伏苍岩和220千伏嵊东输变电工程,建成三界、浦中等6座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仙岩、里东等2座35千伏变电所,着力改造电网薄弱环节,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一座500千伏变电所、二座220千伏变电所为中心,以10座110千伏变电所和10座35千伏变电所为主体的网架结构。规划丰潭抽水蓄能电站,建成越盛集团热电联产五期扩建工程,筹建垃圾焚烧热电厂,新建一批农村水电站,建立完善电力电网供应系统。
    (三)构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发展大交通、干线高速化”为目标,加快“南北跨越、东西贯通”,巩固和提升嵊州在浙东南的交通枢纽地位。实施“干线畅通工程”,推进公路主骨架建设,完成104国道嵊州段、嵊张公路全线、32省道马溪至崇仁段、37省道嵊义线市区至长乐段等改造工程,规划启动沿山大通道(长乐—禹溪—金庭)和石璜至博济改造工程,使国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省道全部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一级公路占国省道总里程的51.8%。贯通双塔大桥,建设城乡公交站点设施,完善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确保客货运和旅游交通顺畅。加快改造县乡道,完成乡村康庄工程,标准化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均达到100%。改造曹娥江嵊州段,完成嵊州(三界)港一期工程,启动嵊州客运旅游码头,逐步形成具有一定通航能力的水运体系。
    (四)完善信息化网络体系。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数字化发展进程,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继续建设以光缆为主的宽带主干网,加快宽带网接入和扩容工程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积极推进模转数工程,加快广播电视网建设,推广有线数字广播电视,逐步建立包括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在内的、统一完善的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新体系,市区基本实现“数字电视户户通”,农村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固定电话网按照“大容量、少局所、多模块、广覆盖”的原则进行网络优化和升级,建立安全稳定、灵活快速、覆盖面广、适度超前的交换网络,实现“有线电话村村通”。抓好农民信箱工程,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积极追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开展多元化业务,适时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稳过渡。推进通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信息三网融合,逐步实现网络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及工农差别,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优化区域开发格局。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完善“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一条绿色走廊”的市域空间布局,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中心镇为支撑、新农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四大主体功能区,提高区域资源及环境容量的总体配置效率。城南组团、城西组团和浦口组团等为重点开发区域,实行集约利用、深度开发;老城组团、城东组团、城北组团和六大工业功能区等为优化开发区域,实行资源整合、有序开发;森林覆盖区、城市外围山体、城市景观轴线和视廊等为限制开发区域,实行生态优先、有限开发;国家与省级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为禁止开发区域,实行功能定位、强制性保护。
    (二)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深入实施“东扩南进、西延北连”战略,以剡溪为纽带,提升以商业、居住和文化娱乐功能为主的老城组团,基本建成以办公、商贸、居住和文化娱乐功能为主的城南组团,优先发展以工业、居住为主体的浦口组团,做强以工业为主体的城东组团,完善以物流与工业为主体的城北组团,启动以居住、文化教育、体育与医疗设施为特色的城西组团,着力构建“一带六组团”市区发展框架。以城隍山和四江八岸风景带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生态绿地,有序开发艇湖森林公园、鹿山公园、城西公园和亭山公园,逐步建设澄潭江、黄泽江、上三高速、甬金高速、104国道五条景观绿化带,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城区绿地结构;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完善城市路网系统和给排水系统,改善居民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新建若干公交枢纽站、停车场和广场等设施,建设一批有影响、有品位的公共建筑,形成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和社会公共设施共享体系。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3万,建城区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左右,形成现代化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基本框架。
    (三)着力培育中心镇。加强体制创新和政策激励,着力打造经济强镇、专业集镇和特色乡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实施“强镇”计划,规划建设一批与经济强镇功能相适应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设施,促进五大中心镇和三江街道分别培育形成1至2个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增强综合调控、自我发展和社会服务等自转功能,积极争创省百强乡镇。一般乡镇在完善基本服务功能基础上,鼓励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走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形成一批特色乡镇和专业集镇,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四)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调整优化村庄布局,以整合和扩大中心村人口、地域规模为重点,整合中心村、建设示范村、撤并自然村、迁移高山村。稳步推进城中村、区中村和城郊村改造,深化完善社区运作机制和社区功能,加强对各类社团和新经济组织的管理,促进社区自治,积极建设城郊型农村新社区。继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立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集中处理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推广生态型无害化处理公厕,全面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优化提升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培育一批中心村,建设一批全面小康示范村。深入实施富民兴山发展战略,完善产业转移机制,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和家庭个私经济,推进“百村千户扶贫攻坚计划”,进一步落实农民增收长效措施,不断提高山区发展能力。制定高山移民规划,规划建设市级移民新社区和乡镇移民小区,在城区和有条件的中心镇探索建设扶贫集聚区,促进移民异地致富。
    (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十大网络”,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功能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扩大市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财政向农业和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配套改革,有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使用权。放宽城镇准入条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维护和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大力推进“四有一化”为内容的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改费成果,健全农村社会服务和支持保护体系。严格执行村镇规划,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执法监察和村民建房管理。深入开展以“学文化、学技能、学法律、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教育,积极实施农民培训转移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十一五”期间力争农民非农转移5万人。研究制定促进外来务工者市民化的政策,创造有利于农民和外来务工者进城安居乐业的环境。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设越乡文化名市

    发挥嵊州的人文优势,加快建设越乡文化名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繁荣越乡先进文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村镇、行业、单位、家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和发展“团结、自强、拼搏、争先”的嵊州精神,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打造“剡溪唐诗路”、“越剧诞生地”、“书圣归隐处”三大品牌。加快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国越剧·民间工艺城,建设嵊州博物馆和广电中心,异地新建越剧艺术学校,健全和完善城区、集镇、农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力争实现镇有文化中心、乡有文化阵地、村有文化活动场地。组建嵊州越剧院和民营剧团演出集团,做强越剧文化产业。发展竹编、泥塑、根雕和戏服等民间工艺,扶持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企业。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深度发掘和保护小黄山文化,抓紧整理和研究越剧文化,修复越剧文化物质遗存和王羲之、谢灵运、马寅初等名人的古迹故居,保护崇仁古镇、华堂古村、竹溪古村等古建筑群,积极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争取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文化产品专业市场和文化产业要素市场,推进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企业。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管理机制,制订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政策措施。以先进文化为导向,针对青少年、老年人和外来人员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努力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规范,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二)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基本形成以素质教育为主,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并重,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建设,力争全市所有中小学基本达到省万校标准化要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学校空间布局,筹建马寅初教育中心,建成市职业教育中心、城西中学等一批学校,促进普职高学校向市区集中。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幼儿园、小学教师学历专科化和中学教师学历本科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深化人口、围棋、越剧、艺术四大特色教育。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开放式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教育系统管理平台和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创建一批省、市示范专业,建设省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努力构建健康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区自治、社会参与的“四合一”学习型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培育一批区域性成教中心和社区学校。加大市财政支出中教育事业经费的支出比例,引导社会力量重点举办非义务教育段学校,继续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办学。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办学机制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健全和完善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制度,探索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改革招生制度,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贷款、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推进帮困助学“教育券”制度,保障流动人口特别是外来民工子女接受教育。
    (三)推进卫生体育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建一所综合性医院,规划建设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市传染病病区和民工子弟(或惠民)医院,迁建市精神病防治院,力争每个乡镇(街道)设置一家卫生院,逐步完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构成的医疗服务网络,力争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数提高到2.7张,基本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保健需求。完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防控网,建设医疗救治网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形成城乡医院联动的公共卫生安全网,有效控制结核病、艾滋病、肝炎、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全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建立市、乡镇两级卫生监督网络,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妇幼保健业务规范化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中医中药事业,争创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医”战略,选拔、培养一批专业拔尖人才,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卫生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批在市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重点专科和区域性特色专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卫生事业,深化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深化爱国卫生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力争50%以上行政村创建成为卫生村,其中绍兴市级以上卫生镇3个以上。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建成市游泳健身中心,规划建设建制镇一场一馆的体育公共设施,在住宅小区和公共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健身苑(点),在企事业单位、行政村和社区成立体育协会、体育辅导站,建设农村、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争取全市体育人口45%以上。促进竞技体育发展,抓好传统体育项目及其人才培养工作,提高训练成功率和成才率,着力提升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四)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等五支队伍,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力争到2010年人才总量占全市总人口11%以上。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和服务机制,积极运用柔性流动、内引外联、市场配置等方式,推行和完善“绿卡”制度,建设经济开发区人才公寓,实行杰出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制度,鼓励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嵊服务或创业。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力争党政人才本科以上学历干部比重达到70%。以提高创业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创新型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坚实的为嵊州发展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提高带动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等各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力争使我市技能人才达到2.7万人以上。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抓紧培养一批物流、信息、研发、中介等急需人才。

      六、努力打造“平安嵊州”,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提高社会就业和保障水平。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力争每年净增城镇就业岗位1万个。完善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推进城乡一体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加强被征地农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加大失业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推出公益性岗位500个,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以上。
    健全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和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率先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多层次、多元化、广覆盖的社会保障新体系。到2010年,“五保”企业覆盖面达到100%,职工参保率达到90%,全市30%以上人口享受社会养老保险。构筑“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不断提高公共卫生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建设妇女活动中心,规范残保金使用管理,推进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工作,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
    加快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新型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体系,健全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制度、因病致贫救助制度、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健全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建立困难群体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市社会福利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建成市级敬老院,努力创建省级养老社会化示范城市。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保持现有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利益导向制度,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探索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新模式,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建立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户籍人口控制在73.2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5‰以内,计划生育率在95%以上。
    有效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突发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反应灵敏、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危机应对管理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平安嵊州”、“枫桥式平安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完善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和企业、村、社区综治网络,建立健全集打、防、控于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努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建筑、矿山、交通和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规范依法信访秩序,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活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认真贯彻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深化完善乡镇机关的运行、动力、监督等机制建设,积极推行“民主法治村”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村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形式,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

       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生态市建设为重点,构筑生态经济、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四大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到2010年,形成生态型城市基本框架,60%的乡镇通过生态镇考核验收,争取把嵊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越的生态市。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企业、产业和社会各个层面,落实循环经济理念,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个环节,开展循环经济实践。严格执行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运用金融、税收、价格、财政等经济手段,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建立完善资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推进资源消耗减量化、企业生产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组织实施“1511”示范工程,争创1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开发区,重点扶持发展5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实施10个循环经济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建设10个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生态产业体系。
    (二)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节约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不断减量,逐步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鼓励企业生产和发展节能产品和装备,推广高效节电技术,建设节能建筑、节能小区,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加强节水型城市建设,推广应用节水设备和技术,控制高耗水行业用水,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积极使用节材技术和新型建材,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大力推进原材料节约。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完善土地利用管理,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优化煤、电、油、气能源利用结构。倡导理性消费与绿色消费,广泛开展各级各类绿色创建活动。建设节约型政府,发挥政府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引领、示范和表率作用。 
    (三)加强环境整治和保护。深入实施省政府“811”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严肃惩处环境违规事件。继续完善环境准入、环境淘汰和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新昌江嵊新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管理水平。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环境污染的整治,促进污染项目集中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推行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的标准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l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实行食品行业绿色标志产品制度。加强江河水系源头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重视河道采砂规划和管理,建设生态公益林和南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加快东部地区山体覆绿改造,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建立和健全废旧物资收购系统,建成嵊新污水处理工程、市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到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加强殡葬管理,建设生态墓地示范点和艺术墓地,全市生态墓地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八、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
     

    增强开放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努力做优外贸、做强外资、做大外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扩大出口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领带、服装等传统产品出口优势,不断提高厨具与机电等产品出口比重,“十一五”期末力争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总量的20%。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逐步实现进口扩张与出口升级的良性互动。加快推进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支持外贸代理制度,完善外贸出口的中介体系,壮大优势出口企业群体。加强出口品牌培育,鼓励到海外注册商标,努力形成大企业靠品牌出口、小企业出口有商标的出口格局。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扶持一批重点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争取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提高到15%。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传统国际市场,不断拓展非洲、阿拉伯地区、南美、俄罗斯、东欧等新兴市场。建立健全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和应对非贸易壁垒工作机制,提高贸易摩擦快速应对能力。到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0.5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超9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

    (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经济开发区和企业为主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按照“巩固港台、拓展日韩、主攻欧美、内盯温台”的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建设外资专业基地,加快“以民引外”、“以贸引外”、“以外引外”步伐,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着力引进对我市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争取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逐步扩大开放领域,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十一五”期间力争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以上,引进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外资企业超过50家。
    (三)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和引导企业外建基地、外设窗口、外拓市场、外购品牌,加快“百家企业闯境外”步伐,力争创办境外企业机构25家。推进对外投资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对外投资便利化。积极拓展境外工程和劳务市场,支持骨干建筑企业承包境外工程。开展国际劳务合作,强化对外派人员的指导、培训和管理。深入实施接轨上海、环杭州湾产业带战略,进一步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浙中经济圈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实现资源与市场的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九、深化各项改革,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先导,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创优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快建立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
    (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完成以产权重组改造和职工劳动关系转换为重点的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进一步拓宽非公有资本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增强市场机制在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培育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创新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其服务、协调和自律作用。加强和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促进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组建企业信息网,提高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构建政府企业信用体系,推进“信用嵊州”建设。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事业发展投入,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框架。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深化招投标平台建设,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健全社会投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监督制度,完善行政应急机制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统计体系,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的监测、评估和预警,促进政府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经济社会调节管理能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维护市场公平交易和产品质量安全,切实提高政府市场监管水平。加强综合气象观察和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实施市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十一五”时期,是嵊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绍兴市委“13458战略”、推进“科学发展、创强争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嵊州把握战略机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创新的关键时期。全市人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编辑: 史华东
  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名茶基地
大鹏展翅非洲
飞天幼儿园大型晚会
收集茶园水土样本
公安局自行车返还
成吉思汗孙女出书
剡 城 之 夜
奥运火炬到浙江
奥运火炬到浙江
石油储备中心即将挂牌
石油储备中心即将挂牌
布朗就任英国首相
布朗就任英国首相
俞樟根的精彩竹艺人生
俞樟根的精彩竹艺人生
生活资讯
蜈支洲 情侣的浪漫天堂
【图文】自娱自乐的栗子酿鸡翅
女生熬夜后6大补救措施
嗑瓜子也能嗑出胃病?
谨慎购房
清新窗帘
【组图】演绎今夏最IN发饰配搭
【组图】梅婷:离婚不等于绝交
大众新宝来暑期促销优惠1万元
海尔法式对开门冰箱
八国赛中国首战平南非
娱乐明星涉毒不完全记录
精品专题
工业强市 和谐惠民
首届网络宝贝大赛
王禄喜事迹报道
关注2007嵊州两会
杭州湾跨海大桥贯通
聚焦浙江07党代会
群众最满意实事评选
2007义乌文博会
胡锦涛出席国际会议
我国研制大型飞机
央行07首度调息
2007全国“两会”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英伊水兵事件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特别报道伊拉克局势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