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山里山湾里湾、秃岭连着荒野的穷山窝;
24年后,这里俨然成了一座杨梅满坡、樱桃遍野、盘山公路直达村口的“花果山”!
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却拥有数倍于邻近村民的人均银行存款!
这个名字有点拗口的高龙村泗古坪自然村,就在我市的金庭镇。在这个远近闻名的“杨梅村”、“樱桃村”里,曾经活跃着两位传奇“老人”:一个姓“杨”,是老村主任;一个姓“梅”,是老支书,两者相合竟然就是“杨梅”,这不能不让人相信这世上果真是有“天作之合”的!
6月22日上午,天气晴好,我们一行数人相约去泗古坪体验现场采摘杨梅的农家乐趣。
当我们一路顺畅地来到半山腰时,却出乎意料地卡了壳——先我们而来的百余辆大大小小的各色轿车,满载着和我们同样心情的大人小孩,来回排成了两条交会的长龙。在堵了将近1个小时之后,车子总算开进了目的地。
这果真是个偌大的花果山!站在村口,目之所及,村舍之间的空地和村子周围的山坡上,挤挤挨挨的全是果树,但现在能看到最多的还是杨梅树:高大的枝叶间密密匝匝缀满了红扑扑的小点,是那样的小巧玲珑,那样的活泼生动,一颗颗从绯红到黝红,红得沁人心脾,甜到让人沉醉!
老村主任姓杨,名香水,上世纪80年代起曾担任村主任,当时和村支书梅香海一起搭档,凭着他们在村民中的威望,在村里一连“执政”过好几届。老人如今已经64岁,守望着这座当年亲手缔造的花果山里属于自家的那一部分果园,自得其乐。
这几天,泗古坪的各家都特别忙碌,不单单要收摘杨梅,更主要的是要招待来这山里“赶集”的各路客人。
笑意盎然的杨香水满头银发,清瘦的脸上透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和爽朗。在我们到来之前,他家里就已经来了些客人。这些日子,每天来“体验农家生活”的连亲带故的客人总有好几拨,最多的一天竟足足坐了9桌。
午饭的间隙,在和杨香水的一席交谈中,我们终于依稀地找到了一条20多年来泗古坪人走出“穷”山“饿”水的线索。
20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已经过怕了穷日子的原泗古坪村人,在梅香海、杨香水的带领下,开始了他们独特而现实的“改革”实验。“我们这些山里人当时就特别喜欢杨梅,也没有别的什么原因!”说起当初为什么会引种杨梅,杨香水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意。
种上了杨梅,为了搞多种经营,在随后的日子里,两位带头人又先后以1元一株的价格从诸暨等地为村民买回了很多樱桃果苗。不过,樱桃树要种上六七年才会有收成,可以想见,当时的村民们致富的心情该是多么的急切,谁忍耐得了那么长时间的“零收益”!因此,种下没多久,很多人都退却了,大家先后把自家地里引种的樱桃树全部挖掉,重新种上了能立竿见影的番薯和花生。最后的结果是全村只剩下了梅书记他们地里还保留并一如既往地精心护理着的那些樱桃树,然而正是这些樱桃树,忍受了漫长而寂寞的煎熬,终于在几年之后修成了“正果”,而且这一“结”就是一个大“果”——据说,当年光卖樱桃所得的收入,竟然抵得上全村农户靠种番薯、蔬菜等其它作物所得的全部收益!眼睛“红”得像杨梅的村民们一个个把肠子都悔青了,二话没说,大家纷纷向村里的“杨梅”班子看齐,铁下了心在各自的地里重新种上了樱桃!在等待和观望中,村民们终于学会了成熟:创业致富原来并不像种番薯那样来得直截了当,而更像是种杨梅、种樱桃,你不但要有长远的眼光,更要有良好的心态;你要学会在快乐中收获,更要学会在等待中把握!
如今的泗古坪自然村,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揭不开锅的穷山窝。村里的杨梅、樱桃已经不用担心销路,因为这里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都非常适宜,加上引进的品种好,味道纯正,外地的经销商早早地就会上门来订购,收购的车子一直开到村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想,泗古坪的这方水土之所以能养育杨梅、樱桃这样一些甜果,正是因为它首先养育着梅香海、杨香水这样一群有着浓郁“杨梅”情结般创业精神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