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六年时间,从“丑小鸭”变身为“白天鹅”,从原先“处在山乡无人识”到现在“风景这边独好”,说起里南乡西景山村这几年的巨大变化原因,村民们无不感慨万千……
从“佳茗吐翠”到“织锦含霞”
西景山村平均海拔有300多米。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长期以来较为贫困。村民世代以茶为生,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835元。
为改变这一现状,西景山村党员干部经过多次讨论分析,认为山区要致富,关键在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找准一条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该村确立了发展效益农业为重点,把做强做优茶叶产业作为突破口来抓。
经过牵线搭桥,2003年,西景山村成功地与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联姻,将村里的1500亩茶园逐步建设成为有机茶基地。这一创造性思路,为西景山人带来了致富的希望。在“华发”的帮助下,该村有机龙井茶名气越来越响,价格也比市场价格高出20%以上,茶农的收入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西景山村还大力发展家庭个私经济。利用本村闲置的房屋、空地等,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无梭织机,并成功地与甘霖镇殿前形成了产业对接。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织机160多台,每年可为村民创收200多万元。
从“厕所革命”到“高山样板”
经过几年的发展,西景山逐渐摘掉了穷帽子,然而村民生活面貌仍然没有多少改变:住着破旧土房,用着老式“厕所”,走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通村路。
为了彻底改变“脏、乱、差”的面貌,西景山村干部一班人认真倾听村民意见和建议,结合当前形势,大胆提出以建设高山小康示范村为契机,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五化”工程,以此不断优化西景山的人居环境。
在开展村庄整治过程中,全村200多只旱厕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村的村民。村两委会横下一条心,决心彻底解决旱厕问题。依据有关政策,对有旱厕的农户每只旱厕补助200元,动员他们全部拆除。拆除后,大多数有新房的村民自己建造了清洁的卫生间,但仍有51户村民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解决厕所问题。村干部经过合计,在原先旱厕较为集中的两个地方,各建一处新型卫生厕所,地下是粪肥收集容器,厕所内安装抽水马桶。
“厕所革命”是西景山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小康示范村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该村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拆除旧房面积2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22亩;投资87万元完成村内主干道硬化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设工程,投资40多万元硬化连接周边村2.5公里道路;充分利用村后的百年古木林,投资8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环境优美的高山农民休闲公园,建造了现代化的篮球场、器材齐全的全民健身路径;投资1万元组建了里南乡第一个农民乐队,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在建设美好家园的进程中,西景山人的脚步永不停息,今年该村正积极争创市强龙兴农示范村,计划新装太阳能热水器100只,集体每只补助1000元,使全村60%的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投资20多万元硬化部分茶园道路;投资10万元加固2个病险山塘水库……
记者点评:西景山村的成功之处,靠的是立足山区艰苦创业的热情,靠的是依托山区资源不断创新的精神,靠的是山区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正是凭着这些,才创造了山区乡村致富奔小康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