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20世纪80年代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到90年代外向型经济的“集中高地”,到21世纪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各类开发区成为各城市和地区产出最高、拉动力最强的龙头区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2006年,我国GDP的68%和外贸出口的87%来自各级各类开发区。54个国家级开发区在不到全国总面积万分之一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国4.84%的地区生产总值和8.21%的工业增加值。
然而,在辉煌的背后,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开发区,尤其是成熟的开发区开始带来沉重负担和挑战。土地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优惠政策用罄……开发区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同时,两税合并、人民币升值、加息、货币政策从紧、土地政策从严等宏观调控的压力,也让开发区面临着巨大压力。另外,大多数开发区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产业模式,也随着国际贸易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减而失去增长动力。是无奈地进入死胡同,还是猛然转身奋力一搏?对于众多开发区来说,成为一个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如何化解开发区转型期的“阵痛”?一些专家认为,首先开发区的政策目标应该从招商引资上升到促进产业集群的建立和发展上来,淡化政策优惠导向,强化服务和产业链的导向;第二,随着经济总量上升和产业结构提升,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将从粗放外延式开发转向集约内涵式开发;第三,增强研究机构进入开发区发展的动力,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等等。而一些比较成熟的开发区,已经在产业转型和战略谋划上先行一步。本网在此编发东莞和昆山两地的探索,希望能够给我市在开发区的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供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