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徐晓雨,嵊州市龙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毕业于杭州商学院,2000年创建杭州罗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2003年回嵊创办嵊州市龙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嵊市新星企业家、嵊州市优秀企业家和绍兴市“创业新星”。
20岁背上行李离开嵊州到杭州商学院读书,24岁进入中电东南进出口公司从事外贸工作,29岁创建杭州罗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32岁回嵊创办嵊州市龙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业改变了命运!坐在装饰一新的公司办公室,望着频繁出入厂区的集装箱车,徐晓雨感叹不已。
1995年,经过严格面试,徐晓雨进入中电东南进出口公司。他一面抢着干活,另一方面坚持学习,为了提高英文口语水平,他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和外商洽谈的机会。“记得第一次做单证时,我是凭着书本和平时的零星知识积累做的,做完后自己拿着单子跑到银行,恳请审单的人员当场审,我就当场学。”几年下来,徐晓雨接触了外贸中的几乎所有的岗位,单证、储运、采购、销售、财务等,甚至连传真机、复印机的简单修理都学会了。
2000年,怀揣几年来挣的10多万元钱,徐晓雨在杭州创建了杭州罗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刚开始时,工作非常辛苦,每个月至少有20天出差跑工厂,为节省时间,那时他基本上是晚上坐大巴,白天跑客户。其间,徐晓雨在和一家法国公司合作时了解到,国外对地面铺设工具的需求空间很大。经过赴国外实地考察,徐晓雨果断决策,及时调整了公司的经营方向,把公司的产品定位在专业生产中高档瓷砖(石材)切割机领域,此举填补了国内空白。
之后,徐晓雨不惜重金,从外地“网罗”了一批机械人才,公司每只新产品的研发,徐晓雨都要亲自参与,并把国外流行趋势融入产品之中。所以公司的新产品一问世,往往能引领潮流。这几年来,每年光是人民币升值,公司就要损失数百万元,但正是有了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才使公司在与严峻的外贸形势的对抗中占据了先机。
2002年春节,徐晓雨回到老家过年。耳闻了家乡的招商优惠政策,目睹了家乡的招商热情,置身于家乡风起云涌的招商热潮中,徐晓雨很是心动。春节一过,在朋友的介绍下,徐晓雨在领带园区租了个厂房,把一部分生产车间从杭州转到了嵊州。2003年3月,嵊州市龙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为了企业的明天,多年来徐晓雨一直躬行凭着“先做朋友,再做生意”创业理念。2005年,由于原材料上涨等原因,国外许多生产企业纷纷提高产品价格,龙威却努力在技术创新上和价格提升上去寻找平衡点。一次,一位美国客商找到他,要求为他的产品试样,并提出近乎苛刻的交货时间。交货期快到了,不巧,机器损坏耽误了生产进程,赶制完毕时已是半夜。徐晓雨连夜雇车将样品送到上海,恰好赶上了交货时间。样品仅两三件,价值几百元,而徐晓雨雇车的费用就花去了1000元。
“客户的1次宣传胜过自己的100次宣传”。后来,美国客商把原本在台湾的采购基地转到龙威公司,成为公司的忠实客户。7年时间,客户量从零到八十余位,客户源从国外零散户到世界500强企业,诚信,成为企业成长的另一大力量。
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徐晓雨也在创造着无形的精神财富。前些年,56岁的公司清洁工杨福花早年丧夫,其时膝下一双儿女还未成年。“决不能让自己的员工有后顾之忧!”在徐晓雨的倡议下,全厂发动了爱心捐款,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很快一沓厚厚的纸币带着大家的余温递到了杨福花的手中。那一刻,杨福花泪光闪动。一人有难,众人相助。在龙威,同事之间流淌的就是这一份浓浓的亲情。养老保险,意外伤害险,工伤保险,只要一进龙威,不管时间长短,徐晓雨都一一为他们办理缴纳。
记者感言: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获利,但得到“利”之后,怎样运用这个“利”呢?是用来继续发展事业、回报社会,还是迷失在铜钿金银之中,过着奢华无度的物质生活?“得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年轻的企业家徐晓雨正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这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