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作者:
2008年08月22日10:39:03
|
|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今天看来很平常的口号,在当初是有争议的,是小平同志肯定后才流传全国的。被誉为中国“改革试管”的蛇口工业区的创建人袁庚,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蛇口工业区微波山下,一块上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矗立了廿几载
“那是20年前的旧事了。1984年1月26日,小平同志在深圳考察两天后来到蛇口。”现年88岁高龄的袁老,仍能倒背如流地说出那个令他难忘的日子。
深圳特区的开发,首先是从蛇口起步的,因此在深圳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先有蛇口,后有深圳。
小平这次来蛇口,重点听了袁庚的汇报。考虑到小平同志年事已高,听汇报时间不宜过长,袁庚谈了一会儿后说:“再谈5分钟就结束汇报。”小平却说:“没关系。”又让袁庚讲了20多分钟。
袁庚在汇报中说,这几年蛇口工业区冒了点风险,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劳动人事制度实行了招聘制和合同制,工业区领导班子实行民主选举和企业经理聘用制。说着,袁庚把自学成才、36岁的工业区党委副书记乔胜利介绍给小平。小平同志高兴地让乔胜利坐到他身旁,问他的学历、年龄、工资收入和生活消费等情况。小平说,要鼓励青年人挑重担,多干实际工作。
小平听完汇报后,走到窗前,指着一片繁忙的蛇口港码头,问袁庚:“码头是什么时候建成的?能停多少吨位的船?”袁庚一一做了回答。小平称赞道:“你们搞了个港口,很好!”袁庚又说:“我们有个口号,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小平的女儿邓榕提示说:“我们在路上就看到了。”
邓小平说:“对!”
袁老说,小平的这个回答一语双关,态度鲜明,是对蛇口人的巨大鼓舞。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的发源地就在蛇口,作者就是袁庚。这句口号在小平考察深圳的前两年就被制成巨型广告牌,矗立在破土开发的蛇口最显眼的位置上。口号内容是耶非耶?在当时,没有人说它错,也没有人肯定它。然而,有人却说袁庚既要钱又要命,比资本家还狠。
袁老感慨道:在小平同志肯定这句口号之前,这句话还是有争议的。
口号本来还有两句:安全就是法律,顾客就是皇帝。当时有人反对:“顾客就是皇帝,那共产党干啥?在皇帝面前得叩首称臣,跪在地上。”袁庚做出了让步:“‘顾客是皇帝’可以不写进口号里,但要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袁庚说,是小平同志给我们吃了定心丸,给了我们大胆改革的勇气。
1984年2月24日,小平返回北京后不久,召集7位中央负责人开会。小平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指导思想要更加明确,那就是不能收,而是放……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深圳的蛇口工业区发展得更快,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除现有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此次会议后,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港口城市。
数月后,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庆上,上百部彩车中惟一的一部企业彩车――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彩车上,有一幅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二
“公开招聘”的做法在今天看来非常平常,但有谁知道,它历经了一个艰难的突破过程。突破起源于小平的理论和思想。
袁老讲起当年发生在蛇口领导干部中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故事――
故事之一:美国一个商务代表团访问蛇口工业区。一位干部笑容可掬地询问对方:“英国人是讲英语的,你们美国人讲什么语?”
故事之二:英国剑桥大学派团访问蛇口工业区,一位干部与外宾接洽时谦逊地问道:“你们建(剑)桥大学,主要建造多大的桥?”翻译有心遮掩一下,而对方已经有一位懂汉语的人笑出了声。
袁老说,人才问题让我们伤透了脑筋。我们在全国率先进行人才招聘,那是遵照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高瞻远瞩,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级以上高级干部会议上专门讲了人才问题:“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我们要破格选拔人才,不能按老规矩办事,要想到这是百年大计。”
袁庚敏锐地捕捉到了小平讲话的关键:要破格,不能按老规矩办事。
然而,如何破格?人才从何处引进呢?袁庚决定采用香港“公开招聘”的办法。但是,“公开招聘,要不要组织考核?受聘者原单位工作受到影响怎么办?用错一个人给事业造成损失,谁能负责?”一时间,议论、疑虑一大堆。
1980年3月26日这一天,谷牧在“广东福建两省汇报会”的小结讲话中,专门谈到用人问题。其中一段,提到了一个陌生的名词―――“择优招雇聘请”。谷牧指出: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劳动指标和技术力量可以不受限制,按实际需要,择优招雇聘请。
谷牧对袁庚说:“你们要把蛇口工业区先办好,就可以取得一些经验。”袁庚不失时机地插话:“我们要求中央、广东省加强领导,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否则就要卡住了。”袁庚马上起草了一份报告。他在报告中专门写上了一条:对各应聘应考专业人才,其所在单位在其本人自愿原则下应予支持鼓励,不要加以为难。
谷牧批示道:“我同意。据此同有关方面交涉。各方均应支持你们。”
袁庚底气十足地开始四处网罗人才。派出人员,奔赴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采用组织推荐、自荐、公开登报招贤等方式,并通过笔试、口试和组织考察等方法确定人选。两年后,1982年3月28日,谷牧率领一批高级干部到蛇口视察,特意问道:人才招聘时有没有遇到抵制的?袁庚答:有。有的报考者考试得分高,条件较好的“尖子人物”,原单位就是不放,所以招聘工作也是困难的。我们将送上一个报告,请中央组织部支持我们各种专业人员,包括招聘蛇口工业区区长和副区长的报告,请谷牧同志批一下。午饭后,袁庚把随身带来的报告送到谷牧案头。
谷牧又一次及时作出批示:“任穷同志,这是选人用人的一个新的路线,我看应当支持特区继续试行,请酌。”袁庚当即派人飞赴北京,将谷牧的批示和报告,一起送到中央组织部。一个月后,中组部以干部调配局名义,向有关部门发出一封信。信写给北京、上海、湖北、四川等省市委组织部,机械工业部、轻工业部及教育部的人事部门。信中说: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工业区近年来发展很快,但行政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比较缺乏,请求从内地商调。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应予支持。请根据本单位干部实际情况,尽量予以推荐人选。信中没有使用《报告》中提出的“招考招聘”的字眼,而是用了“请求从内地商调”一词,但此信确实为蛇口工业区从内地商调干部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才社会化还是人才单位私有化,几经较量,终于有了突破。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由来
在蛇口工业区微波山下,一块上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矗立了廿几载。这句著名的口号,是1982年矗立在蛇口的,其“版权”属于蛇口工业区的负责人袁庚。
1979年8月,蛇口工业区600米长的顺岸码头工程动工。动工之初,采取内地惯用的平均主义奖励办法,工人积极性不高,每人每天只运泥20-30车,工程进展缓慢。为加快工程进度,承建商从10月份起开始实行奖励制度,即完成定额者每车奖励2分钱,超过定额者每车奖励4分钱。这样一来,工人生产情绪高涨,劳动效率明显提高,每人日平均运泥80-90车,最多的每天运泥达130多车。由于实行这一奖励制度后,提前一个月完成了任务,为国家多创造的价值达130万元,而工人们拿的奖金还不及产值的2%。但是,这一既受工人拥护又使国家获益的奖励制度,却被上级有关部门勒令停止,理由是“滥发奖金”。工人的积极性顿时受挫,工程进度明显缓慢下来。这时,一份“关于蛇口码头延误工程”的内参送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案头。4分钱惊动了中南海。当时的中央领导看了之后,作了批示,说发奖金的办法可行。至此,蛇口又恢复了定额超产奖励,并在此后的华益铝厂、华美钢厂、南海石油基地等项目实行,使这些工程都比原计划提前竣工,“蛇口效率”成为外商来此投资的一个先决条件。
投资者用物质利益促进了建设进度,而建设进度换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袁庚和管委会一班人决定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以此进一步激发人们开发建设蛇口的热情。于是,1982年初,“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第一次出现在蛇口人的面前。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看到了这句口号,留下深刻的印象。回京后,他在一次中央负责人的会上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蛇口工业区更快,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07年05月24日刊载于《深圳特区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