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维护中
   嵊州新闻网>>专题频道>>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专题报道>>乡村穿行


工业化时代的乡村生活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袁华东   2008年10月09日14:49:31  

沈茹新村新貌

  桂树凉亭孩童,池塘流水人家。浦口街道沈茹新村就这样走入眼帘。

  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香樟树叶,在树下的石凳上留下点点斑驳的光影。微风轻轻起,桂花香拂过。46岁的孙芹娟正坐在石凳上飞针走线,石凳边的箱子里,堆满了加工好的领带。

  “忙的时候,还要找两个帮手。” 孙芹娟说,10年前,从工厂里拿来外加工业务的,村里也就她一个人,而现在这支队伍已扩大到了六七十人。这支以中老年妇女为主的“娘子军”,在操持家务之余,每月还有1000多元的稳定收入贴补家用。

  “娘子军”源源不断的业务来源于村庄周边林立的厂房。2002年11月,在沈茹新村周围蛙鸣虫叫的田野上,伴随着隆隆的推土机声,开发区的版图延伸到了这里。关于这块沉寂土地的记忆并不遥远,沈茹新村如今已被包围在一片热闹的厂房之中。6年前这片遍布民房和稻田的土地,如今已集聚了9家企业,其中不乏“浙锻”、“泛亚”等一批“三十强三十优”企业。他们的财富梦想牵引着这个区域的发展方向,甚至改变了村民的生存方式,伴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娘子军”们在家门口过上了小康生活。

  工业化的推进,企业的进驻,在这个素以种田为主的村庄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边是民房,一边是企业,刚开始大家不相往来。去年临近年关时,沈茹新村的党支部书记茹剡民召集了企业与部分村民代表,召开了第一次“村企茶话会”。会议在“远亲不如近邻”的友好气氛中达成了默契:村企要良性互动,企业支持村庄搞建设,村庄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这种默契在今年村企和谐发展中得到了落实。

    在茹剡民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后的近20年里,沈茹新村的大多数村民都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发生剧变的,也仅仅是近10年的事。“想不到会回来当书记。”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是,村庄破烂的现状和工业化时代的极不协调。在他的带领下,沈茹新村人提出要把自己居住的环境改造得像城市一样。“品位”,这个在城市才被人提及的词也成了沈茹新村人的诉求,并一本正经地拿到了村两委会上进行讨论。

  以城市为参考对象,沈茹新村人提出了“六个化”:住宅靓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村庄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他们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生活现代化。近几年来,村里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种下了桂花树,装上了路灯,建起了垃圾站,把原来村中的臭水塘改造成了流水潺潺的景观池,把10多亩杂草丛生的垃圾场开垦出来,造起了亭子,建成了公园。

  “现在唯一后悔的是,当初不该把我丈夫和女儿的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 孙芹娟的后悔代表了如今相当一部分沈茹新村村民的遗憾:转了户口的沈茹新村人享受不到村里每年每人2000元的福利了。“谁会想得到呢?但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很满足了。”说着说着,孙芹娟忍不住笑了,笑得很灿烂。




编辑: 李航程
  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四明山环保运输工具
锤炼过硬作风
公交站牌不知去向
让他们看得更清晰
老人喜过重阳
农户喜采香榧
医疗服务进山区
全运会比赛如火如荼
精品专题
改革开放专题
奥运专题
救人英雄马军
嵊商专刊
创业创新专题
全面改善民生
浙江记者看奥运
浙江迎奥运
重民生抗高温
浙江经济迎难而上
地方政府机改跟进
各部委三定方案亮点
陈水扁家族弊案
胡锦涛访问亚洲三国
泰反政府者冲击政府
苏丹客机遭劫持
钱学森堂侄夺诺贝尔化学奖
钱学森堂侄夺诺贝尔化学奖
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举行
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举行
俄罗斯军演动作频繁为哪般
俄罗斯军演动作频繁为哪般
八十一岁的“撞天怪”
八十一岁的“撞天怪”
生活资讯
百架古筝 奏响湘湖
秋季海鲜 肥美又打卡
彩妆技巧 画出欲滴双唇
穿高跟鞋走路可以瘦腿
哈继铭:中国房地产泡沫不逊美国
80后美女打造舒适英伦风
寒冷冬季我们继续穿凉鞋
绍兴新人迷上穿汉服结婚
"银十" 降价促销仍是主旋律
三种方式巧隐藏你家的配电箱
火箭3年900万合同留住兰德里
《剑蝶》MV首度发布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