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暖第三站】通源乡中心学校
温暖在我们身边,本报寻找在嵊州过年的10户困难的外来务工家庭,倾听他们的心愿;
温暖在我们身边,我们热忱希望企事业单位、社会热心人士继续参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更多的人带去关爱。
爱心热线:83887000
|
昨天,虽然天气寒冷,但通源乡中心学校的会议室内却暖意融融。该校的10户单亲家庭代表以及小朋友拿到了由本报爱心读者(网民)赠送的米、油、冬衣及一些学习用品。
爱心车“华联”热情相助
华联鲜花店的周先生在得知本报搞的首届爱心读者(网民)节活动后,在1月7日就主动打电话过来愿意为活动免费提供派送车。
尽管店里送花的生意很忙,但一听说我们在搞爱心活动,周先生觉得提供车辆是应该的,但由于店里实在太忙,他本人就没时间同我们一起去,昨天一早,他将车子开到报社后就马上离开了。“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一些需要援助的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周先生质朴的一番话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共同心声。
“我和爸爸一起来领衣服”
“学校里通知我们今天来领衣服,没想到真有这么好的衣服!”从拿来的衣服中挑了一件七成新的御寒羽绒服后,今年44岁的通源村村民王满福迫不及待地把外衣套在身上试了试,心满意足地说道:“这衣服不错,挺合身,也很暖和。”
王满福是2003年结婚的,第二年生了一个儿子,在儿子刚满3个月时,他那位来自四川的妻子便离开了他。今年4岁的儿子强强已在通源乡中心幼儿园读书,而王满福的母亲已于去年溺水而亡,照料小孩的任务就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王满福现在在村附近的一家茶厂里打工,父子俩的生活过得十分艰苦。
听到有衣服送来,小强强在爸爸的陪同下,怯生生地接过衣服,让爸爸帮忙将衣服穿在了身上,穿好之后,小家伙左看看右瞧瞧,一蹦一跳,高兴得不得了。发现他爸爸穿得也很单薄,小强强便挑来一件稍大点的新棉衣,把它送到了父亲的手上。
洪洪从小与姑姑一起生活
凌晨4点多,寂静的天空还泛着点点繁星,家住通源乡茶坊村的破旧住房里,一盏盏白炽灯相继亮了起来,人影开始晃动,沉寂的早晨响起了拉毛竹、清理竹片的声音。
11岁的洪洪套上两条棉毛裤,就从暖和的被窝里爬了起来,淘米、放水、开电饭煲……从上学起,家里每天做早饭的任务就落实在她的身上。然后,刷牙,洗脸,早饭做好后,给自己盛了一碗,拌了些姑姑炒的辣咸菜,吃好后,洪洪感觉整个人都热乎乎的。随后,懂事的她便跑到姑夫的工作场所,帮忙把弯的毛竹挑出来。早上6点多,她便飞快地一路跑着,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学去了。
当记者看着洪洪身上那件衣袖管子已经磨得很破损、看上去明显偏小的薄外套时,她显得很拘谨。她有些抱怨地告诉记者,这件衣服是去年一位好心的阿姨送给她的,姑姑说她个头长得快,就很少给她买衣服和鞋子,一年下来也没穿过几次新衣服。懂事的洪洪平时常跟姑姑讲,等她长到16岁后,她就可以到厂里去打工,把赚来的钱拿回来给姑姑及姑夫用。每当听到这里,洪洪的姑姑总是情不自禁地会掉下眼泪。
洪洪的姑姑双脚带残疾,7年前已办有残疾证,姑夫今年70多岁,也不能干重活,他一家只能靠卖点茶叶、毛竹维持生计,家里只有那台21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最值钱。得知这次送温暖活动,昨天早上8时不到,洪洪的姑姑就让同村的一个人用摩托车带了过来,在领取了本报送去的衣服、米、油等东西后,学校校长考虑到她双腿不便,就开车把洪洪的姑姑送回了家。
小涛涛哭着说:“妈妈回来吧!”
在通源乡中心学校读五年级的小涛涛是奶奶从小抚养大的,当记者提到他爸爸妈妈时,他立即流下了眼泪,并阻止奶奶继续说他爸爸妈妈的事。当记者问起他现在最想念什么时,小涛涛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说:“我只想妈妈回家。”
在衣服派送现场,懂事的小涛涛仔细地替爷爷挑起了衣服。他说,他平常最喜欢玩的就是乒乓球与篮球,他希望能得到这些礼物。
小涛涛的奶奶过苗春告诉记者,小涛涛在生下还不满3岁时,他的母亲就不辞而别了,从此杳无音信。“我今年已经58岁了,也赚不到什么钱。”过苗春说。
记者点评
温暖送他人 邀你伸援手
11岁的超超是靠65岁的爷爷养着的,11岁的洪洪是靠双腿有残疾的姑姑养着的,12岁的涛涛是靠66岁的爷爷与58岁的奶奶养着的,4岁的强强自3个月后就失去了母爱……
这次的10个小朋友,都过早地承受了各种各样的不幸。问他们的心愿,心愿都很简单,只要一个羽毛球、一个乒乓球、一个篮球,当然还有妈妈……这样的心愿谁来帮他们完成?也许你送出的只是一份爱心,增添的却是纯真童年的一抹亮色。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不仅仅只是送出冬衣,也可以送出文具、书包、过年的压岁钱……如果您愿意出手相助,请拨打热线83887000,我们愿为您搭起爱的桥梁。
稚嫩的笔墨表达出心中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