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沈乃灿 张洁 2009年05月13日20:20:36 |
|
|
汽车从104国道三界嶀剡公路口驶入,沿着弯曲的柏油路,翻过一座黄泥岗,就是一望无际的茶园地,不到5分钟,眼前便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卧在公路旁的黄土山坡上,绿树成荫,两排长长的养兔房呈阶梯状整齐排立。
“这里原来是一片黄土山坡,三年前我承包了这块土地,搞起了种养殖业,目前果木已成林,有800多只长毛兔的兔场已初具规模。”一位中年男子向笔者简要描述了他的创业史。
他叫沈庆荣,今年36岁,是三界镇沈塘村村民。15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河南一所大学,当时由于家境困难,再加上父亲患病需要高额的医疗费,面对家庭的实际现状,跨进大学校门才两天的沈庆荣只好依依不舍离校而归。当初学校教导主任拉着他的手,噙着泪花告诉他半年内还可以来上学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然而,他这一离开彻底告别了读书的生涯。
为了生计,当时只有22岁的沈庆荣打点行装,背井离乡找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终于在绍兴东浦镇承包了100多亩水田。务农对一个刚放下书包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窍不通,但沈庆荣认为万事总有个开头,“内行人”总是“外行人”变的。因此,他一方面从绍兴购来了农技书刊,另一方面,拜周边的老农为师,边做边学,终日劳作在承包田里。经过半年多的埋头苦干,他已熟练掌握了水稻培育管理的全过程。这一年,粮食亩产超过千斤,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此后,他更加信心百倍,就这样整整干了6年,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而且还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并成家立业。
2002年,从绍兴回家的沈庆荣买来一辆皮卡,搞起了运输业,无奈生意清淡,效益不佳,不到三年便放手了。
“人活在世上,总想干一番事业,在农村也一样。”沈庆荣考虑到环境、资源等优势,他认为搞效益农业能致富,为此他动起了搞种养殖业的脑筋。2006年在养兔大户李伦军的影响下,沈庆荣从邻村承包了8亩荒山坡地,进行连片开发,并科学布局,坡度较缓的地方规划养兔基地,坡度较陡的发展果木林,并着手行动,当年共种果苗500多棵,并建造起两排长约50米的兔场和配套设施,共投入资金25万多元。到目前为止,果树已成林,今年可投产,长毛兔由原来的50多只增加到800多只。“尽管目前兔毛价格不尽如人意,但我等待着低谷过后高峰期的到来。”沈庆荣胸有成竹地说。
|
|
|
|
|
|
|
|
|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
0575-83119777(记者部) |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