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名茶生产早已尘埃落定,但丰收的喜悦仍挂在嘴边。无论是名茶企业,还是各地茶农,均从今年名茶生产中赚得盆满钵溢。
记者从林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全市名茶总产量达2700多吨,总产值超过3个亿,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去年增加了20%和30%以上。
纵观今年名茶生产,由于气候较为适宜,开采时间较早,从2月下旬起名茶在各地陆续上市,采摘时间比常年提前了3—4天左右。与此同时,高中档名茶生产期延长,再加上专业化市场的兴起,机械化炒制的普及,各地茶农炒制名茶水平逐年提高,今年全市名茶总体炒制质量得到提升。由于这些因素,今年全市名茶生产呈现价高货俏、市场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
A 生产环节——推广普及良种 典型示范带动
今年名茶生产增产增收,离不开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名茶生产的大力扶持,离不开林业技术部门的努力,特别良种的普及推广,以及形式多样的基地管理技术培训。
我市四面环山,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常年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我市茶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种茶、采茶、饮茶的习俗,当代茶圣吴觉农在三界镇创办了浙江省茶叶改良场、茶叶专修班,“泉岗辉白”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这些都为嵊州名茶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茶叶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为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历届政府花大力气抓良种推广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林技部门根据无性系良种名茶“迎霜”的生长特性和品质特点,在崇仁镇应桂岩村进行了大胆试种,在取得初步成效后,又先后引进了龙井43、龙井长叶、平阳特早以及乌牛早等多种良种茶苗,在应桂岩建成了省级现代茶叶示范园区。通过蹲点指导、政策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茶农发展无性系良种名茶的生产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累计推广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8.2万亩。通过茶树良种化,使良种与名茶生产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名茶生产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市政府转变用传统农业方式抓茶叶产业的方式,采用工业理念来抓茶叶产业化经营。改变过去对茶农和基地实行补贴的做法,重点对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扶持,再由企业来带动农户发展茶叶生产,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通过抓典型示范,涌现了一大批亩产值超万元的高效典型。如崇仁镇连片5000亩无性系良种名茶基地,仅春茶一季亩均产值达7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茶王”传授经验
B 加工环节——培训机械齐上阵 龙井质量年年升
今年3月28日,全市“越乡杯”龙井茶炒制精英赛在刚刚开业的中国(嵊州)茶叶城内举行。各地炒制龙井茶的高手和茶农从四面八方赶来,参与这一盛会。
像这样的盛会,在每年春茶上市前都要举行,茶农们聚在一起切磋技艺,比赛龙井茶炒制技术,俗称“茶王赛”。获“茶王”头衔的茶农,不仅茶叶可以比别人卖得贵,还常常会被人高薪聘请去做指导。因此,一年一度的“茶王赛”是最受茶农欢迎的盛典活动。
为提高茶农龙井茶炒制技艺,从1999年起,市政府结合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每年举办“茶王赛”。从2004年起,市政府以市场取向发展茶叶产业,着力扶持企业。通过政府出面向企业招标,由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承办,先后成功举办了“华发杯”全省第三届龙井茶手工炒制大赛,全省首届机械炒茶大赛。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茶王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全市各地茶农炒制龙井茶水平提高,龙井茶质量逐年提升。
与此同时,为缓解春茶期间用工紧张矛盾,提高茶农炒制水平,市政府大力扶持各地建设名茶加工集聚区。各产茶乡镇纷纷利用空余房屋,让茶农将各自的电炒锅放在一起集中炒茶。一则减少电力损耗,提高效能,二则便于切磋技艺。在小区里,谁家技术好,谁家鲜叶采摘不过关,全都一目了然。各地先后建立了62个茶加工集聚区,从而为不同“高手”、“能手”的“强强联手”、取长补短提供了平台,也进一步加快了茶叶机械的推广。市农机管理总站副站长徐仁根告诉记者,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茶叶机械推广的扶持力度,各地茶农踊跃购买茶叶机械,目前全市各类茶叶机械已近3万台,其中今年新增名茶机械超过3000台。名茶加工集聚区的兴建,名茶机械的大幅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名茶生产的发展。各地名茶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均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也使今年名茶生产增产增收。
名茶市场内的茶叶交易
C 流通环节——市场专业化 品牌集群化
在抓好基地生产、加工环节的基础上,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生产市场流通建设,着力建设专业市场,打响名茶品牌集群。
采用多方筹资、多元投入的方针,在重点产茶乡镇和集散地依托基地建市场,各地先后建起了15个产地名茶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绍兴市和嵊州市两级重点工程,中国(嵊州)茶叶城于今年3月28日隆重开业,茶叶城总投资8000万元,由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和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共同投资,集生产加工、流通贸易于一体,设有名优茶交易市场、绿茶交易区、茶叶冷藏等功能区。记者从茶叶城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名茶上市期间,进场交易的茶农和客商达到2万人次以上,交易额超过1个亿。与原先老名茶市场相比,进场交易客商明显增多,连广东、新疆、山东、沈阳等地新客商也慕名而来,今年茶叶城名茶交易量比去年增加了30%以上。
在政府的引导下,各地陆续建立了青叶交易市场,茶叶专业化分工步伐加快,茶农不再每家每户买茶机,而是集中到名茶企业、加工大户,由他们出面收购茶农手中的青叶,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名茶整体炒制质量。如位于仙岩镇的市幸福茶厂,今年共向周边茶农累计收购青叶1万多公斤。该茶厂“当家人”俞香才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气候适宜,青叶品质好于往年,从茶农收购的青叶平均价格比往年每公斤提高6元左右,让茶农得到了实惠。
在抓好专业市场建设的同时,市政府大力实施名牌战略,1998年注册“越乡”茶叶商标,对全市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集中力量对“越乡龙井”品牌进行重点扶持,作为全市龙井茶品牌,制订出台了越乡龙井茶叶产品质量标准,并把茶叶的肥培管理、病虫防治、采摘炒制、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都纳入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市场上越乡龙井茶的质量。为进一步打响“越乡”品牌,政府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与企业一道开展了一系列的品牌推介活动。
2008年,成立全市越乡名茶协会,市政府斥资150万元收购“越乡”商标。今年3月底,在我市举行的茶叶品牌建设高峰论坛暨越乡龙井品牌建设研讨会提出,以往茶叶品牌 “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状态已结束,“越乡”龙井正式成为嵊州名茶的集群品牌。5月8日,市政府还出台了《嵊州市“越乡”龙井专卖店建设和管理
办法(试行)》,对于新开设符合条件的“越乡”龙井专卖店,市政府将给予1-3万元的奖励。目前,全国各地开设的“越乡”龙井专卖店已有25家,“越乡”龙井成功打入了家乐福、农工商、易买得等大型连锁超市。
记者从林业部门了解到,由浙江林学院专家制订的《嵊州越乡龙井品牌规划方案》中,计划从2009年起每年落实专项资金2500万元,通过实施品质提升、品牌铸造、龙头带动三大工程,到2015年实现茶叶总产量2.5万吨,产值8亿元,其中龙井茶产量6500吨,产值7亿元。
|
茶叶专家讲解茶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