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视频在线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视频在线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感受千年剡溪
远去的街市——记录嵊州商业发展史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文/尹畅晨 摄/郑江 2009年06月15日11:04:30 

    过去那段历史,宛如一条远逝的长河,已永远凝固在了苍茫大地。

  今天,一批正在迅速崛起的创业群体——嵊商正呼之欲出,在新的商业格局中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直在酝酿写一篇关于嵊州商业发展的文章,却迟迟难以下笔。嵊州商业孕育期漫长,发展缓慢,从古代的小商品和手工业品交易开始,到现今商业大厦的鳞次栉比,一路走来,它不仅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社会变迁的历史拐点,同时还承载着流淌千年的剡溪文化。

  因为漫长,因为缓慢,才令人倍觉思绪的杂乱和无序,索性收拾起纷扰的思绪,去那些沉默于时代发展的老街古巷走走看看。

  初夏的细雨如同一层薄纱,将斑驳的青灰色笼罩得愈发淡雅和清晰。

  这是一条位于古城墙脚下的老街,名为东前街。公元1555年,知县吴三畏临剡溪跨山筑城,建起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古城墙,从此这条街跟着古城墙一起,上演了一部长达400年的血战史。

  老街呈东西走向,长约400多米。逼仄的路中央,有行人穿梭而过,谈笑自如。这里的建筑多为两层的砖木结构,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堵山墙,墙上有烟灰色,显得古旧,一些野草从边缝中探出绿色的脑袋来。

  东前街曾经是嵊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因为已有些年月,在人们的记忆中,它的存在仿佛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写满了沧桑和历史。如今,除了偶尔冒出一两家杂货店、理发店或布店外,其余都已沦为普通人家的民舍了。

  较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吊脚楼林立的老街,东前街少了几分浑朴奇险,而多了一点通畅平实。而正是这种平实,才使得嵊州这个四面环山的小县城,其商业的种子在农耕文化的深厚土壤里汲取养分,又在外来商业资本的滋润下逐渐生长,直至近现代得以长成参天大树。

 

  翻开几千年的商业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嵊州商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深深浅浅脚印。

  早在远古时期,嵊州已有小商品和手工业品的私人买卖。明朝晚期,徭役制度基本废除,改为征银,工匠可自制自卖,街市上除了粮食、茶叶、竹制品、油烛、酿酒等钱物交易外,还出现酒楼、客栈、作坊等服务性行业。

  到了清代中期,嵊州与县外州郡的商业交流更是如火如荼,一些外地商贾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了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纷纷到嵊投资经商。乾隆十三年(1748),慈溪人柴纸开设采成染坊,资本银1万两;乾隆二十三年(1758),余姚人罗嘉会开设鹤年堂药店,投资银3万余两;嘉庆年间,上虞人夏氏在西后街开设万和酱园,发展到在全县至新昌有22家分店;道光年间,上虞人马六公在浦口开设“马氏茂记”酒作坊……

  当大规模县外商业资本的潮流频频冲击这块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经济以农耕为主的土地时,一些本地经营者受其影响,也开始逐步走向工商业投资。没过几年,便以星火燎原之

  势遍布于剡溪两岸,较有规模的有西门周家开设的周宝成油车、酒坊,北直街吴广茂酒坊,杨茂记土产行,董家开设的宏济堂中药店等。其中,还涌现了一批因商致富的士绅,最为人所敬重的,当属崇仁金禄甫。这位以经营茶叶、白术等土产至外埠起家的海上巨商,以其“富贵不忘出身低”的境界,为嵊州商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1840年,一场爆发在珠江口的战争,将中国卷入到了世界历史的现代进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撞击、新兴帝国的崛起与老大帝国的衰朽,一个亘古未有的巨变时代如潮涌至。

  位于浙东一隅的嵊州同时经受着这道冲击波,尤其是新兴商业,随着时局的变化,已呈现出风起云涌之势。几经磨砺,几经变幻,长袖善舞的嵊州人在近代商业舞台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而打开了一扇对外交流的大门。

  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成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在中国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洋货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一部分头脑活络的嵊州商人看准商机,将目光瞄向了经营洋货。从此,一张全新的商业版图展开在世人面前。

  所谓洋货,就是直接从外国洋行进货,为外商经销煤油、卷烟、肥皂、火柴等货品。这些物品大多为国人未见,使用方便且价格不菲,激起了国民极大的好奇心,一时间销量直线上升。面对巨大的利润空间,一些原来经营土特产和自产自销日用品的店主纷纷转换经营思路,从而出现了一批靠经营进口商品起家、后来成为金融资本家的嵊州商人。

  这其中,当首推城关汪家,经营名号为“汪集丰”。

  汪集丰原为东前街的一家铁店,店主汪庭瑜是一位替人磨铁砂的铁匠,并摆“钱摊”经营白银兑铜钱、银元兑铜元等,以收取手续费。

  虽然与废铜烂铁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但汪庭瑜思路敏捷,富有经营头脑。比如在春季鲜茧上市时,他会挑起箩担去乡下收茧,再到城里茧行售出,从中取利。

  一些年后,积累了一定资本的汪庭瑜在县城内开设了“汪集丰”总号,经营起多家店铺。在洋货开始充斥市场时,汪集丰及时把握时机,为英商经销灭火机、灭火弹、亚细亚煤油、卜内门肥田粉和英美烟厂的卷烟等。

  1914年,已拥有万贯家产的汪庭瑜将自己手中的各号企业交付给自己的5个儿子经营,由长子汪正金任总号经理。这位从小喝着剡溪水、与新兴商业文明唇齿共依的嵊州商人,一接手父亲的事业,便显出了缜密的经济头脑和娴熟的商业运作谋略。

  一日,汪集丰在南桥头的仓库不慎着火,因里面藏有大批矿烛,许多人都为此捏了把汗。熊熊大火中,除了消防队的水龙喷射外,汪正金让伙计们拿出自己经销的灭火机、灭火弹参与灭火。随着一道道白雾此起彼伏,不消几分钟时间,大火便被扑灭,围观者大为称奇。

  这一幕后来被誉为“最有影响力的广告”。这不禁让笔者想到当年茅台在创业之始的促销手段,当时在巴拿马参展的茅台员工不甘心空手而归,急中生智,故意打翻了一瓶茅台酒,顿时整个大厅酒香扑鼻,沁人心脾,从而赢得了大批订单。

  与茅台一样,汪集丰也在短时间内名声大振,其经营触角更是伸向了全县各行各业。为了继续扩大影响,汪集丰还在城关及全县沿交通线高墙上做上大幅亚细亚煤油和卜内门肥田粉的图画广告,并在《剡声日报》的头版上大肆宣传,使“汪集丰”三个字一跃为当时的“名牌”。

  为了培养商业人才,富有见识的汪家人还在1928年至1931年期间创办了柏林商校,免费招生,后来这些毕业生有很多成为汪家企业的会计、出纳甚至担任分店经理,成为汪家企业的骨干。

  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1935年又实行币制改革,施行“法币”政策,禁止白银、银元流通。因信息灵通,汪集丰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抛售货物换取白银,结果在谷价惨跌、农村破产而殃及工商业时,他却丝毫未损,反而又用升值的白银换得更多的舶来品。

  面对嵊地各商号遭受重重经济危机,临渊羡鱼的汪集丰又开始紧锣密鼓地“织网”。几经谈判,汪集丰对资金困难的商号进行过盘或加入大股,增加了独资或合股经营的同福和茶食店、象吉、震轮、万春南北货号、鹿山旅馆、大有丰碾米厂等。

  至此,汪家企业包括银行、钱庄、商行、商号、公司等已达40余家,资金达50多万元,经济势力遍及全县和邻县新昌,被称为“汪半城”。

  一种地域文化的特色,往往决定那个地方人们的精神、禀赋、性格和才情。

  嵊州地处山区,蜿蜒流淌的剡溪创造了无数璀璨的文化。一批团结自强、拼搏争先的嵊州商人就是沿着这条母亲河,走向外面世界的。

  1896年,在嵊绍两地开有多家连锁茶栈的石璜镇楼景晖,在振兴民族工业的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展开之时,在萧山创办了全省首批缫丝厂之一的合义和丝厂,后又创办钱江商轮公司、绍兴电灯公司等,成为当时的嵊县首富。

  辛亥志士袁涤庵在革命失败后,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于1927年集资创办北京电车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后兴办热河北票煤矿,建设秦皇岛及上海装卸码头。

  同是辛亥志士的俞丹屏,在脱离军政界后,开始致力于民族实业。先后在海宁、余杭、长兴、诸暨等地创设电厂,并在杭州创立了道一银行。

  而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在上海开办闸北商团、闸北工程局后,又成为全国总商会会长的王晓籁,虽然身为资本家,却参加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还被工人们推选为“上海特别临时市政府”委员,后来又成为临时市政府主席。

  虽然身处商海的风口浪尖,但与以发家致富为目的的汪集丰不同,这些爱国商人都跳出了地域的局限,自觉融入资本市场,经历着历史性的传统价值取向转变。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走振兴民族实业的道路,不仅关注时代发展,还在家乡建医院、办学校、修公路、造桥梁,从而被誉为民族实业家……

  也许那段尘封的历史,将永远尘封下去。但嵊州人民面对商业发展的滚滚浪潮,却表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智慧、娴熟和匠心……

  站在昔日的街市向上眺望,只望得见一缕狭长的蓝天。而与老街遥遥相对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满载着商品的货车在宽广的天空下,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与之相傍的一江剡溪,也随之奔走得更加忙碌。它好像在提醒我们,过去那段历史,宛如一条远逝的长河,已永远凝固在了苍茫大地。

  一个旧的时代终结了,一个新的时代早已到来。今天,一批正在迅速崛起的创业群体——嵊商,秉承着先辈的精神,继往开来,在新的商业格局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关文章
编辑:李航程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 浙江微博 转播到新华微博新华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嵊州新闻网”或电头为“嵊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嵊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嵊州新闻网”,并保留“嵊州新闻网”的电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输入答案: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我要投稿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0575-83119777(记者部)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推荐阅读
互动专区
视频新闻
1月29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8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7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6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9日帮忙三人行
1月26日帮忙三人行
1月25日帮忙三人行
1月24日帮忙三人行
· 【专题】聚焦2018浙江省两会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 创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在行动
· [专题]公益救生杆 为市民安全护航
· 创食品安全城市 享健康安全饮食
· 专题: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 聚焦2017·嵊州两会
· 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全国两会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