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50年11月
核心事件:土地改革在胜利乡、沙园乡试点后,全面铺开
1950年,嵊县临城区五塘乡周家畈村翻身农民积极从事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
1950年11月19日,天空下着丝丝小雨。甘霖区雅秀乡求家坎村10岁的求惟慧早早地起床了,母亲跟他说,天下雨呢,你就别去了。可是那么隆重的庆祝大会,他怎么能不去呢?
这天,甘霖区胜利乡1000多名刚分得土地的农民,列着整齐的队伍,穿着过年过节时的新衣服,手持小彩旗,载歌载舞,在两条舞龙的开路下,从甘霖尹家村出发,沿着甘霖公路到甘霖镇上去参加庆祝土改胜利的集会。这次集会,虽说是以胜利乡为主,但邻近乡村的村民都闻讯赶来了。走在前头的是百余名全副武装的民兵,接着是学生秧歌队、文工队、妇女秧歌队和肩荷锄头的农民大队。
“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一直以来,他们与土地之间,只是耕耘与被耕耘的关系。忽然喜从天降,种了大半辈子的田地,竟然变成自家的田地了,那种开心真是无以言表。”求惟慧说,胜利乡试点后,他们那边随即也开展了土改工作,实行了分田分地。
“庆祝大会的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在求惟慧的印象中,那次庆祝大会盛况空前,简直就是全区大游行,长龙般的队伍沿着整个甘霖镇子走了一圈。走过路过的地方,到处都是欢天喜地的农民,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庆祝场面。
我市轰轰烈烈的土改革命是1950年秋天开始的。为顺利开展土改,县委根据省、地委“什么地方进行土改调查,就在那里土改”的精神,确定先在当年的甘霖区胜利乡和临城区沙园乡率先试点。胜利、沙园两基点土改完成后,县委即组织了6个土改工作队,分赴6个区18个乡推开全县的第一批土改。县委设立两个指挥所,第一指挥所设在甘霖,负责甘霖、崇仁、长乐区及后来开展的南山区;第二指挥所以临城为中心,负责三界、城东及后来开展的里东区。
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与生俱来,但让他们大胆地喊出自己对土地的渴望,还是需要一定的宣传鼓动。
为此,这两个试点乡率先成立了一支宣传教育队伍。宣教队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广大群众要土地。具体做法是通过村里的积极分子,开好农代会,召开地、富、小业主会及青、妇会,宣布土改法令,解释土改政策,让农民放心大胆地要自己的土地。农民树立了要土地的信念后,接下来就是划清敌我界限。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一一区分,而后,对所有的土地进行没收,再进行统一的分配。分配原则是“团结互让,大公无私,有利生产,民主协商,公平合理,大家满意”。
“我记得当年村里喊得最响、喊得最多的口号是‘干部大公无私,群众团结互让’。”求惟慧说。土改时候,村里老是有宣传教育队过来,村民称他们为工作队。工作队的干部来到村里后,总是很忙。
求惟慧还记得干部们当时还上门做一些群众的思想工作。因为村里的田有远近之分、肥贫之分,干部们就教育村民要互相谦让,而村民“思想也很好”,基本没有人计较田好田坏。
1951年1月上旬,首批18个乡的土改胜利完成。接着开展全县其它乡区的土改工作,年初,全部完成。
“地里出一家人的吃喝,只有土地才是结结实实的保障。”经过伟大的土改运动,彻底摧毁了几千年来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政治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