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撰文 裘冬梅 史华东 图片采集 朱刚 阿诚 2009年07月15日20:13:29 |
|
|
时间:1951年10月
核心事件:嵊州市越剧团前身新新越剧团成立
忆起五十多年前的往事,杜玉琴感慨万千
一段关于新新越剧团的文字
58年前的记忆很遥远。
关于1951年我县组建的新新越剧团,资料上的文字记载只有寥寥数言:1951年10月,县组建新新越剧团,初为民间职业剧团,属县文化馆领导。1953年改称嵊县人民越剧团。赵俊芳、杜玉琴为正、副团长。
这样简陋的文字于新新越剧团,似乎太过简单,作为嵊州市越剧团的前身,它在越剧发展史上注定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日前,记者通过“越剧活字典”丁一,辗转采访了当年新新越剧团的当家花旦、后担任嵊县人民越剧团副团长的杜玉琴。
一位老团长的回忆
今年85岁的杜玉琴显得清瘦而健朗。回忆的窗口一旦打开,那年那月那些事儿就全部鲜活在老人眼前。
1951年,黄岩越剧团的当家花旦杜玉琴回嵊县做产,她打算做产后,再去上海谋求发展。当时的戏服、头饰都要演员自己购置,杜玉琴的“行头”都在黄岩越剧团。而对方听说杜玉琴要离开黄岩去上海的意图后,就扣下了杜玉琴的戏服。“行头”就是演员的全部资产,杜玉琴怎么能弃“资产”于不顾?她在旁人的指点下,找到了当时的嵊县文化馆俞馆长,希望他能出面帮自己要回留在黄岩越剧团的戏服。
那时,嵊县的部分越剧艺人,曾先后组成剡云越剧团、新越越剧团。在巡回演出中,分别被衢县和临海县挽留,改为衢县越剧团、台州越剧团。嵊县组建一个新越剧团的事情,迫在眉睫,但文化馆领导苦于一时找不到顶梁的越剧团台柱。
找上门去求助的杜玉琴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俞馆长说什么也不肯放杜玉琴走。在俞馆长的好说歹说下,杜玉琴终于留了下来。1951年10月,新新越剧团成立。
新新越剧团的旧址在东前街的药王庙,前身为袁竹安创办的民间业余剧团。剧团改为新新越剧团后,当家小生赵俊芳任团长,袁竹安任副团长,杜玉琴是剧团里唯一的当家花旦。
剧团实行“自编、自导、自演、自养”的机制,演出门票收入就是剧团成员的工资。
“当时剧团的艰难可想而知。剧团发不出工资,就给女演员发点肥皂和草纸了事。”杜玉琴说。
一年以后,袁竹安当了剧团总务,杜玉琴顶替他当了副团长。此后,剧团拓展业务,不仅在县城里演出,还常常上山下乡,送戏到群众家门口。
“上半年到里东、上东,下半年到北山、南山。”哪里有戏演,就去哪里演。杜玉琴她们还常常进革命老区慰问干部群众。
剧团去演出时,行李都是演员自己背,到边远的一些山区有时要走50公里路,她们也是背着行李,步行过去,走得脚底磨起一串串的水泡。步行时,还要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前面的挥舞团旗带队,演员跟在后面。当然,群众也是很欢迎的,未到村口,就远远见他们敲锣打鼓来迎接。
剧团根据上级指示,演出时,实行“两条腿走路”。所谓“两条腿走路”,就是传统戏与现代戏同步前进。传统戏有《梁祝》《盘夫索夫》《碧玉簪》等,现代戏有《小女婿》《罗汉钱》《嫁衣恨》《送夫参军》等。往往颇具时代气息的现代戏演完后,传统戏才隆重登场。
“苦中有乐,即使发不出工资,大家唱唱做做的却还是那么开心。”后来,剧团有了一点钱,就给每人做了一套“人民装”,一个男演员说,剧团我工资最高,意思是他长得最高大,他的衣料最长,所以,就是他的工资最高了。再后来,剧团有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团里置办了戏服以及刀枪等道具,还培养了很多年轻演员。
一个剧团的成长
1953年,新新越剧团改为嵊县人民越剧团。1955年始,县政府先后调派干部、教师10多人,任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编剧(袁六樵)、导演(丁一)、作曲(余乐)、设计(张武翰),对剧团加强领导,充实艺术力量。此后,一路过来,越剧团不断发展壮大,1995年嵊县改为嵊州市,剧团又改名为嵊州市越剧团。
|
|
|
|
|
|
|
|
|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
0575-83119777(记者部) |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