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辞典
丁友灿长期从事革命工作,曾任嵊、新、东中心县委书记等职,领导嵊、新、奉等地的抗日、反顽斗争;解放后,曾任嵊县人民政府县长、浙江省粮食厅厅长、党组书记等职,为浙江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投身革命即为家
丁友灿(1910—2001),原名猷灿,字介臣,又名周志远,出生于浦口街道故江村。1926年春,丁友灿毕业于嵊县剡山高等学堂。
高小毕业后,丁友灿即回家任故江乡乡长,并对自家百亩田地的租户实行“二五减租”。1927年初,赴杭州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学兵队,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返回家乡。在此期间,除继续实行“二五减租”外,还用自家的田租等兴办学校并义务当启蒙教师。1937年8月,受党组织安排,共产党员张贵卿来丁友灿家养病,在张的影响下,丁投身革命。10月,丁友灿在家乡发起成立“农村抗日救亡协会”,后加入张珂表发起组织的“乡村救亡协会”,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2月,丁友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赴平阳县山门镇参加闽浙边抗日干部训练班。从此,丁友灿就在革命的阵营里安下了家。
建立抗日大武装
早在嵊县、新昌沦陷前,面对日军占领宁绍、嵊新成为抗日前线的形势,党组织派党员打入国民党乡保自卫队或土匪部队,为建立党的抗日武装创造条件。
1938年2月起,丁友灿先后出任中共嵊东区委书记和嵊县中心县委委员、农民部长,积极开展农村工作,以乡村救亡协会名义,组织农民与偷运粮食出境的行为进行斗争。1940年初,根据宁绍特委的决定,丁友灿专做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担任当地的保长,以合法身份作掩护,并安排党员打入各乡自卫队及地方土顽武装,团结了一大批开明爱国人士,为建立抗日武装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两年后,丁友灿任中共嵊新县委、嵊新奉中心县委委员,在画图乡联乡中队内成立第三分队,这就是党重新建立的抗日武装——岩头部队。
随后,部队由丁友灿带领,从岩头村过曹娥江到嵊东,又称“丁部”。1944年夏,扩建“嵊新县抗日自卫中队”;11月,改编为“嵊新县抗日自卫大队”;到年底,丁友灿收编嵊东匪首王鼎山部,将王部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嵊新奉抗日别动总队;1945年2月,嵊新县抗日自卫大队更名为“嵊新奉县抗日自卫大队”。4月26日,日、伪军60余人窜至棠头溪抢粮,驻上林村的嵊新奉县自卫大队,即以第一中队担任前卫,抢占棠头溪后门山制高点,发起攻击;第二、三中队从左右两侧夹击,日军边打边退,拖着5具尸体逃回县城。5月,嵊新奉县自卫大队和四明自卫总队、嵊新奉抗日别动总队一起组成浙东游击纵队第四支队。嵊新奉中心县委重新组建嵊新奉县自卫大队,改建后的嵊新奉县抗日自卫总队由丁友灿任大队长,邢子陶任政委。
这一系列的行动,为建立与巩固嵊新奉抗日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和发展抗日武装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