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撰文 史华东 裘冬梅 2009年07月15日20:13:29 |
|
|
时间:1952年5月
核心事件:俞苗根获得爱国丰产模范奖状
爱国丰产奖状
1952年,嵊县出了第一批农业全国劳动模范,其中一位还数次上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接受各种表彰。他就是当时中爱乡西港村的俞苗根。
组建互助组
1951年初,土地改革全面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然而,由于一家一户的生产,不少贫雇农还解决不了种子、肥料、耕牛、农具或劳动力的困难,纷纷在伴工的基础上,组织起互助组。
这年3月,俞苗根与村里其他几户农户组织了互助组,这是当时全县第一批互助组之一。
旱年获增产
俞苗根是个好劳力,拔秧、插秧、施肥、除草、抗旱、除虫、收割等工作,他都带头干。互助组成立后,不断克服困难,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全组农民在俞苗根的影响下,经常动脑筋,进行试验,精耕细作,为粮食产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1951年秋,我县持续干旱,俞苗根互助组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全组出动,架起几台水车车水。组员们劳动热情高涨,起早摸黑进行车水,有人累了,下来喝几口茶,休息一下,另外的组员立即顶了上去。这一年,俞苗根互助组的粮食亩产比周围农民高出两三成,与三塘乡魏仁华互助组、崇仁镇董大妈养蚕共育室一起成为全县早期互助合作运动的三面红旗。
评为全国劳模
1952年,俞苗根互助组被评为省级特等模范互助组,并上报中央农业部。1952年3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公布的1951年度农业丰产模范第一批受奖名单。“浙江省嵊县西港村俞苗根互助组,全组四户,稻田26.7亩,每亩平均产稻745斤……奖给爱国丰产奖状一份,奖金三百万元;组长奖给爱国丰产奖章一枚。”
该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公布的1951年度农业丰产模范第二批受奖名单,在水稻丰产模范个人部分,俞苗根又赫然在目。
参加国庆观礼
俞苗根互助组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后,县农民协会派出周尉士等人组成的工作组到西港村驻村指导。有了工作组同志的参与,互助组组员的思想觉悟更高了,原来不是互助组的一些村民也愿意参加俞苗根互助组,互助组的规模慢慢壮大起来了。
9月的一天,周尉士告诉俞苗根:“上级组织决定,让你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到北京?去见毛主席?”俞苗根激动万分,干活的劲更大了。到了出发的那一天,他早早地起了床,到田地里转了一圈,才放心地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去了。
英雄般的敬重
从北京回来,俞苗根俨然成为一个打了胜仗的英雄。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俞苗根胸戴大红花,坐在主席台。大会领导叫他发言,但没有文化的俞苗根只讲了几句口号,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
其后,来邀请他到各地进行演讲的单位很多,但俞苗根一直在推托:“让我干活,我行;让我演讲,那还不要了我命。”
俞苗根在村里得到了功臣般的敬重。有人编出了一支歌谣:“中爱西港村,有个俞苗根,他的互助组,亩产一千零……”
就是小孩子们都对他尊重有加。有一次,村里几名顽皮的小孩在偷摘桃子,不知是谁说了一声“劳动模范来了”,几个小孩撒腿就跑。
俞苗根后来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又两次到北京参加领奖活动。据俞苗根的孙女介绍说,那时有满满一屋子的奖状,俞苗根胸前挂的奖章也有一大串,可惜这些基本上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翻建房屋时丢失了。
|
|
|
|
|
|
|
|
|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
0575-83119777(记者部) |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