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袁华东 通讯员 高科 钱丰 2009年07月22日16:15:47 |
|
|
——记金融危机下的浙江卡尔领带服饰有限公司
图为忙碌的车间一角
“请稍等,我接完这个电话。”当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客商电话交流完后,浙江卡尔领带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相起身相迎。普通的装束,平和的态度,这位“海归”的“富二代”以平民化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刚回来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天才,别人都是傻瓜,后来慢慢发现,教科书上的东西,国外的制度、管理、文化,和中国不一样。经验很重要。”陈相说,下到车间历练、组建国际贸易部、升任企业总经理,这是她从英国留学回来后4年走过的历程。
“我们要在危机中孕育东山再起的力量。”陈相说,因为金融危机,给了企业一次改写行业地位的机会。
接班情结
陈相的父亲陈国军在嵊州领带界也算是元老级的人物。从1984年办炒货厂完成原始积累,到1993年进军领带业,再经过10多年的打拼,到2002年陈国军建立了这个当时颇具气派的现代化厂房,企业达到了鼎盛时期。但随后的几年,陈国军和他的“卡尔”,却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事实上,陈国军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关于“接班人”问题。当时一双儿女都还在读书,女儿陈相正准备出去留学。随着年龄的增大,陈国军渐渐感到经营企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接班人”问题开始成为陈国军的一个心结,几年来他甚至不敢扩大生意,企业也曾一度在原地徘徊。
陈相很体谅父亲的苦衷,2005年底从英国留学回来后,便开始传承家族生意。尽管陈父的财富积累已让这个家族衣食无忧,但这名“海归”看到的是一个在行业内地位正在下降的企业。
惊艳展会
“靠老客户吃饭。”陈相回忆说,当时企业还没有国际贸易部,常年生意往来还是靠几位老客户。如果哪位老客户生意萧条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订单甚至企业发展。
在车间锻炼了几个月后,陈相便开始迫不及待地着手组建国际贸易部。一个兵都没有,唯一有外贸经验的陈母被她聘为顾问。陈相说,当时整个部门就只有她一个人,她自己任部长兼业务员。“外国学来的东西不一定适用的。”对于女儿的“改革”,陈国军一直持袖手旁观的态度。对于像他这样早年以江湖草莽的跃进方式打下了江山的人来说,有生意上门是硬道理,别的都是“瞎折腾”。
陈国军的观念之变发生在2006年。那一年,第14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按照以往的习惯,参展的企业都会拿些样品到组委会布置好的展位参展,有没有客户一般靠运气。怎样才能在众多参展企业中脱颖而出?陈相颇费了些心思。“顾客的第一感觉很重要。”对顾客心理学有过专门研究的她决定从展位的布置着手。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布置,展位达到了陈相预想的那种“惊艳”的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那届展会上,“卡尔”成了关注的焦点。“羊群效应”的结果是,一批批的客商前来参观,驻足停留,了解产品,洽谈生意。凭借流利的外语,陈相结识了大批客户,东南亚一位客户甚至当场下了一笔10万美元的订单,“卡尔”成为我市参展领带企业中唯一一家当场接到订单的企业。这位客户在第二个月实地前来考察后,又扔下了一笔20万美元的订单。“从那以后,父亲开始对我刮目相看了。”陈相说,父亲支持的结果是,把总经理的“帅印”交给了她。
同学团队
势单毕竟力薄,凭借自己在大学念书和海外留学积累的人脉关系,很快,陈相组建了一个以同学关系为纽带的国际贸易部,几位全国各地的昔日同窗来到“卡尔”共同创业。
博览会、广交会、华交会……这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甚至留过学的同学团队,频频出入各种展会,凭借流利的外语和在海外留学积累的人脉关系,把“卡尔”的出口业务经营得风生水起。日本、英国、德国,海外大量的订单,让机器在厂房里又开始日夜运转。在展会、电话甚至网上,直接用外语和外商洽谈,绕过中间商,直接将产品销往美国、欧洲的一些大型超市里,这些,都是陈相父亲做梦也没想到的。
以勤奋和智慧在商海中搏击得到的回报是,在今年艰难的形势下,“卡尔领带”上半年出口逆势同比增长60%,目前订单已排至10月底,这份漂亮的“中报业绩”足以令业内羡慕。概括陈相这几年接班所做的事情不外乎一句话:寻求行业地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逆势飞扬的背后,陈相看到的更是一种充满挑战的机遇——逐步打响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我们已经开始酝酿成立一个内贸部,目前以电子商务为平台的网上订单更是应接不暇。”陈相说,打造自己的品牌,冒点更大的风险,进入零售终端,这是寻求行业地位的崭新开始。
|
|
|
|
|
|
|
|
|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
0575-83119777(记者部) |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