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57年3月
核心事件:白泥坎村农民乐队赴京献演《夏雨》
白泥坎村农民乐队
“松油为灯,蛇皮为琴,春风夏雨入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文化空前活跃,人民多以自拉自唱、自娱自乐为主。黄泽镇的白泥坎民乐队是其中的代表。 其实早在清代,白泥坎村就有一个“万民伞”戏客班(又名嬉客班),创始人是清代的白泥坎村人魏谷臣。光绪年间,他在本村组织一班“万年伞”戏客班,先学《大辕门》(一首吹打套曲),后来慢慢地增加了乐器种类。举行庙会时,大家就抬着一个吹鼓亭(后来改用彩亭)敲敲打打去游行,碰上人家办喜事,也被请去吹打,热热闹闹地迎新人。后来,这个戏客班慢慢发展成为白泥坎民乐队。 至上世纪50年代,白泥坎民乐队领头人魏淇园在民间器乐基础上,创编了吹打乐《春风》《夏雨》《秋收》《冬乐》四季组曲,又称田园组曲。1957年1月,在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上,《夏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1957年3月,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夏雨》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只入选曲目进京献演,魏淇园和尹功祥兄弟等数人参加了演出。为期一个月的会演结束后,解放军总政治部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招待演出,《夏雨》被排在第一只曲目。第二天早晨,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他们。1958年,前苏联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来杭访问,尹功祥等人和师傅又应邀赴演,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拉着魏淇园的手来到伏罗希洛夫跟前说:“这位魏老先生是中国真正的农民音乐家!” 后来,《夏雨》被录制成唱片,编入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