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升级中勇立潮头
金融危机下,老外还戴不戴领带?
对于嵊州来说,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严肃的经济命题。作为全球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嵊州的这一产业与国际经济景气指数紧密相连。领带,这一嵊州人安身立命的产业集群,在2009年的春天,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上。
政府引导、企业联手、协会助推,从这一产业上游的切口开始,一场行业性的整合,由此在嵊州领带业拉开序幕。
转型动因
“一家稍微大一点的领带企业几乎什么都做。”市领带协会副秘书长周庆余说,从原料采购,到印染,再到打线,几乎每个环节都亲历亲为,这导致了嵊州领带企业的“小而全”。
在产业起步之初,这种模式支撑了各个领带企业的利润。但企业个体对于利润的偏执,也导致了嵊州领带产业的发育不够完全。“嵊州领带块状经济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是‘准产业集群’,与集群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缺陷。”市领带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当成熟产品的利润日渐微薄,寻找新的赢利点和利润源成为生存之本。当生产环节的挖潜已经极尽所能,领带企业不约而同把视线转向上下游。上游的供应商不会更多让出原料利润,下游客户不肯购买高价的商品,夹在中间的领带制造商进退维谷。“对上,一家一户式的采购方式根本无法控制原料的随意涨跌,而原料在产品成本占到的比例在60%左右;对下,每次国家一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比率,客户就来要求降价了。”采访中,领带企业们对两头受制于人的处境颇感无奈。
嵊州领带产业真丝原材料年需求量5000吨而本地生产能力仅为250吨的现实,让饱受投机力量操控原材料价格带来的涨跌之虞的领带企业迅速携手,掀起了上游整合高潮——联合组建原料物流公司。
获得在上游原料供应领域的话语权,通过品牌运作逐步掌控市场销售话语权,实现产业垂直一体化,最终实现拥有领带定价权。这种商业秩序的扩展,对于领带集群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次跃进。
上游整合
对于领带产业而言,这次整合并非首例。早在2007年,3家面料后整理企业就携手组建了“三鑫整业”,由对手变成了同盟,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减少了产业内耗,其深远意义在于开启了领带产业集群中的整合先河。“三鑫整业”的这次行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领带业进入大变革前夜的一次胎动,从原来的各自“掘金”到理性携手,嵊州领带业由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因为共同的利益,这一次的整合似乎水到渠成。3月25日,“天佳”联合家族内的5家领带企业正式成立了浙江正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月后,由“巴贝”牵头的6家领带企业也成立了嵊州领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一时间,领带产业上游原料供应领域的整合高潮迭起。
“物流公司将‘外拓基地、原材料采购、印染、打线’四位一体整合起来,破解‘上游’被人掌控的发展瓶颈。”市领带协会会长、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说,这种抱团共享的方式实际上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成本支出的最小化。
“两家物流公司的年供丝量,可以达到1万吨左右。”周庆余表示,如果运作正常,嵊州领带产业上游原料供应领域的话语权将由嵊州自己主宰。
如预先设想的一样,外拓基地如期推进。6月26日上午,“正通”与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就共同建设蚕桑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根据签订的合作协议,云南方面将进一步扩大现有种桑养蚕规模,确保每年向嵊州提供一定数量的白厂丝,而“正通”则将积极扶持对方发展蚕桑产业,并收购对方生产的白厂丝。
“嵊州领带物流公司成立后,我们准备把四川作为重点原料外拓基地,目前正与南充市下属的仪陇县洽谈,兼并收茧站与缫丝厂,目标是通过3至5年的努力,建成面积达50万亩的生产基地。”金耀说,蚕桑基地建成后,可年产白厂丝10000吨左右,不仅能保证嵊州领带企业的用丝需要,还可以面向国内其他用丝单位,销售白厂丝4000吨左右。
“我们组建物流公司最大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省钱。”金耀认为,上游物流公司成立后,将把众多“小而全”领带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打线、印染等业务剥离,由一家公司集中“团购”,可以大大减轻全市领带企业的库存压力。据测算,实现“上游”整合后, 6家企业可以累计盘活资金7502万元,光是全年的利息就可以节约500多万元;同时,物流公司统一“团购”后,每吨白厂丝的采购成本,按每吨丝优惠5000元、年需求量5000吨计算,嵊州领带每年可多得2500万元人民币净利。
剥离了原料采购、印染、打线等上游工序后,轻松了不少的领带企业们在想些什么?斥巨资挺进设计研发、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领域,营造一片技术的“蓝海”,成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从倡导组建物流公司,到挺进研发设计、技术攻关领域,从制造业中分离出物流业、服务业,领带巨头们所走的每一步,在龙头带领群龙起舞的同时,更远虑产业的转型升级。
5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播出了《浙江:推动产业重新分工,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报道,片中我市的领带产业作为典型例子被郑重推介。
政企互动
每一个决策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嵊州领带业的上游整合,却是这个不确定性年代里的一个高明之举。
“这个事情是逼出来的,领带现阶段要生存,靠的是产业整合,内部挖潜,以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周庆余说。
2008年,嵊州市领带协会发动了集体提价。这是其争取下游话语权的一次努力,也是最为成功的自救行动之一。后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专门在《嵊州领带协会企业集体提价应对出口困境的经验及启示》上批示,建议商务部在全国推广其经验和做法。尽管如此,但在金融危机袭来的背景下,依靠单一的提价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并逼迫嵊州领带业再次内部挖潜。
各家企业放弃蝇头小利,着眼长远而携手,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市领带协会。据悉,物流公司的股东均为该行业协会的成员,为一个产业谋共同的未来,催生了整合的动议。
当然,市委、市政府谋时而动,及时对领带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系统谋划。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部门座谈会,探讨和修正方案,9易其稿才正式定稿行文。在这份《嵊州领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涉及26项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元。其中包括总投资10亿元易地新建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打造一个集交易、仓储、展示、科研、信息发布、物流配送、办公、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群。目前,2家物流公司的组建已完成,原料创新类和产品开发类各1只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花型研发类2只项目和平台建设类2只项目已启动。上游原料整合,只是嵊州领带在新一轮产业升级转型中迈出的第一步,方案的主线是打破企业间的界线,将各种领带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引领领带产业从“块状”迈向“集群”,真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对此,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在嵊调研期间殷切希望,嵊州领带产业的转型升级模式,要为浙江块状经济向集群产业提升做个榜样。今天,我们迎来了全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专题报告会暨示范区试点动员会,对嵊州而言,这是转型升级路上一次信心的鼓舞,更是一次工作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