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瞩目的创新之举
4月28日,一年一度的义乌文博会。偌大的工艺品展馆内,艺术村的展台占据着进门的显要位置。被吸引而来的,除了普通的参观者,还有文化部、省委和周边地市的各级领导。在根雕、泥塑等艺术精品面前,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赞誉有加:嵊州用建设艺术小区的方式 ,为艺术大师的创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培育民间工艺产业提供了土壤,这是一大创新。
不集众木,无以成大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助推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做好了“聚合”这一课题。
上世纪末,民营剧团的兴起,为低迷的戏曲演出市场带来了一丝亮色。民间的创造,很快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市委、市政府的扶持政策也随之跟进:税收返还;每年对民营剧团进行评比奖励;为草根演员评定职称等等。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天。政府放水养鱼,给了民营剧团进一步灿烂起来的理由。在经济形势走低的2008年,民营剧团仍然创造了8000多万元演出收入的业绩,比2006年增收1800多万元。在新的市场需求面前,传统文化又一次表现出了它的生命力,嵊州民营剧团也因此名扬全国。
也许正是民营剧团的风生水起,开启了我市文化产业向纵深拓展的思路,也为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的产业谋划提供了经验。
资源集聚的有效谋划
2005年,嵊州文化产业迎来了从散到集、从无序到有序的里程碑式的转折之年。当年1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占地40亩的原竹编厂厂址,由政府投入创办成艺术村,将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们集中起来。自此,那些游离于大众视野之外,在各自的创作空间中默默耕耘的大师们,第一次拥有了宽敞幽静的工作场所和良好的交流展示平台。为了更好地管理与经营文化产业,2006年8月,市文化产业促进会成立并开始运作。从散落乡野到纳入体系,文化事业进入了自发到自觉的过渡时期,同时,伴随着一系列体制的健全和机构运作,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路径,也同时纲举目张。
知名度,是任何一个产业拓展市场的必备条件。从2006年开始,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以艺术村为单位,组团带领大师们转战全国,三年来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各大城市参展20多次,向全国文化界展示民间工艺的“嵊州面孔”。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以艺术村为基地,举办了2005中国嵊州“根雕与市场”论坛、2008剡溪雅聚、嵊州艺术村旅游推介会、2008中国根雕艺术论坛暨根雕艺术精品展等活动,邀请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同行来嵊,一方面为嵊州的民间工艺产业发展寻求更多的支持力量,另一方面也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宣传推介了嵊州民间工艺。在国内的频频亮相,很快让嵊州民间工艺尤其是根雕艺术在文化界奠定了地位。在省内文化界,只要有重要展会,嵊州艺术村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
“我市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工艺企业普遍存在着低小散的现象,缺少龙头企业,更缺乏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知名品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国英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有着明晰的思路:要想真正在全国乃至世界民间工艺领域里拥有一席之地,首先必须打出叫得响的品牌。因此,几年来,我市一方面通过加强对精品创作生产的规划管理,大力鼓励和支持民间工艺从业人员创优创强,努力争取行业话语权;另一方面,统一以艺术村的名义进行品牌宣传,如由艺术村出面与中国进出口总公司等著名企业签订长期合作的协议等等。3年来,艺术村已经迎来了20多万位中外宾客,尤其是今年以来几乎每月都有数十万元的订单现场签订。“有的客户本来是专门来买根雕的,看了之后,又采购其他艺术品的现象也很常见。”艺术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竺荣介绍说,在这里,资源共享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有力地带动了民间工艺产品的整体销售。像艺术村的常客台商王树文,原来就是慕竹编之名而来,继而又转向根雕经营的。
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向
艺术村从创办到逐步成熟,是我市在文化产业促进举措上的手笔之一。2004年以来,构建嵊州文化产业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5年间,我市相继出台了“全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加快文化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为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设定目标,指明方向。之后,“关于进一步加强越乡文化名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促进民办民营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措施,从资金扶持、人才培育以及引进民间资本和优秀人才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激励。从民间到官方,一场新兴产业的拓展之战,在剡溪之畔打响。
据2008年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包括创意产业和文化市场总值约4.5亿元,占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3%。与周边的义乌、东阳等地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让千百年来保持坚强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向产业化大步迈进,让文化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有力的新经济力量,仍然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智慧与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