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裘冬梅 尹畅晨 王卓尔 2009年08月25日18:52:28 |
|
|
时间:1962年
核心事件:“越剧之家”建立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大江南北。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让这些天南海北的越剧团,有一个共同的“娘家”——这是创办越剧之家的初衷。
1955年,马潮水、张云标、金荣水、袁雪芬、尹桂芳、姚水娟、屠杏花、竺水招、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戚雅仙、尹树春、高剑琳、毛佩卿、张茵等63位越剧演员组成了筹建委员会。1956年,有“越剧活字典”之称的丁一领命前往上海,与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等洽谈筹建事宜。
袁雪芬说,筹备资金不成问题,全国有那么多的越剧团,每家剧团义演一场,就足够了,关键是成立以后的日常经费怎么办,再说,“越剧之家”一定要选择汽车能够直达的地方,环境也要清静,让远道归来的演员们真有回娘家的感觉。
袁雪芬的建议提出后,嵊县方面,随即对选址作了着重考虑。当时,嵊县中学迁址,刚好腾出了位于鹿胎山麓的校址。那里,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又紧邻溪山第一楼,建越剧之家,最适宜不过。
而上海那边的越剧团,也紧锣密鼓地着手进行筹款事项。
星期六。票房最好的一天。为越剧之家义演。团长们的想法几乎是一致的。此后,北到北京,南到福建,西到甘肃,大大小小的剧团都开始了义演。
“第一笔款子,是从兰州汇过来,数目是1000多元。”丁一回忆,当时银行来通知的时候,越剧之家还没有公章,取款的时候,文化部门领导开了一张证明书才“特别通行”。
兰州过后是上海,上海过后是杭州、南京、天津、福建等地,从全国各地发出的汇款单雪片一样飞来。短短的时间内,全国各地200多个越剧团纷纷响应,义演集资8万余元。
“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一个家。”这是所有在外的越剧人的想法。嵊县,一直是那些越剧人的娘家,这里,有着她们共同的牵挂。
1962年,越剧之家正式建立,袁雪芬为主任,姚水娟、竺水招、马潮水、冯农为副主任。越剧之家设有陈列室、练功房、教室、接待室等,担负着本剧种的史料搜集整理、艺术交流、培养训练青年学员、接待联络广大越剧工作者等任务。
1964年,著名导演谢晋来嵊拍《舞台姐妹》一剧时,就下榻在越剧之家。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夫妇来嵊县越剧团观看演出,也居住在越剧之家。
“越剧之家不知接待了多少文艺界人士,有些搞案头工作的编导也喜欢这个清幽的地方。”丁一感慨。
自1964年至1982年,越剧之家先后举办了12期艺训班,为11个省市的43个越剧团培养了400多名男女演员及演奏人员。1990年越剧博物馆竣工开放,全部史料移交博物馆,从此以开办艺训班为主要任务,不断为专业、业余越剧团培训、输送大批艺术人才。
|
|
|
|
|
|
|
|
|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
0575-83119777(记者部) |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