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晓月 2009年08月27日10:00:45 |
|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周建国出生,因为他和新中国同龄,父母便给他取名为周建国。周建国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是家中的老大,后来,父母响应“光荣妈妈”的号召,隔年生一个,隔年生一个,很光荣地一连生了6个。一个家庭,7张哇哇待哺的小嘴,周建国小时候,常常有了上顿没下顿。
15岁那年,父母请了邻村的张木匠回来,好酒好肉招待以后,母亲便命周建国恭恭敬敬行了拜师礼。从此,周建国跟张师傅一心一意学起了雕花匠的手艺。
“那时候,师规很严。”周建国说,大冬天,冰天雪地的,刨子、凿子这些工具冰一样“烫”手,想要活动一下手脚再干活,可是师傅在旁边威严地看着,就算冷得全身发抖,也只好开始干活了。
“师傅可以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做徒弟的,要自己识时务,要手脚勤快。”那时和周建国一起跟着张木匠学艺的还有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因为干活时,稍微有所懈怠,师傅就顺手抓起凿子打了过去,脸上都被打出血来。第二天,小伙子就卷起铺盖回家了。
周建国回来后跟父母说起这件事,父母却说严师出高徒,叫周建国更加用心些。
3年后,周建国出师,自立门户,也当起了雕花匠师傅。
周建国当师傅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是很高,除了嫁娶人家的一些家具外,基本上没人请他雕花。所以,日子过得很窘迫拮据,全然没有想像中做师傅的荣耀。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的生活水平好起来,水涨船高,周建国手头的活儿也多了起来。他带了两个徒弟,早出晚归地拼命干,他希望能给老家的泥墙屋换个新面貌。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周建国终于心想事成,他用几年的工资积蓄翻建了三间两层楼,楼房全部用砖头和水泥砌成,叫“洋房子”。
“洋房子造起来后,简直成了样板房,来我家参观模仿的泥水匠都多得数不清。”但这样的好景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没几年,家具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人们结婚买家具,只消去家具店里直接买一套回来就行,又省钱又省事。
周建国突然闲了下来。此后,他到家具厂打工,自己拿一些庙宇里的木鱼回来加工,虽然不至于没活干,然而总觉得和前几年的大好形势有了落差。
他郁郁寡欢地过了几年。1995年,东阳一家木雕厂突然找上门来,请他去当师傅,月工资1500元,包吃包住。周建国当然毫不犹豫地去了东阳。那家厂都是雕一些大型的家具和装饰品。一年又一年,周建国为他们培养了很多年轻的雕花匠,他自己也由最初的师傅成为“周大师”。
“后来,厂里形势越来越好,我的工资也越来越高,大家也越来越尊重我。”周建国说,一年年加薪,现在连他自己都感觉这个数目有点巨大了。
笔者问周建国的年薪是多少,他伸出一双手。笔者问是10万吗?他又伸出一双手。嗬,是20万年薪!
“现在,东阳那边都叫我木雕大师,我一个雕花匠,竟然成了大师!”周建国哈哈大笑,他说,拿着这样的高薪,还被人尊称为大师,这样的好事,睡里梦里都想笑。
|
|
|
|
|
|
|
|
|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
0575-83119777(记者部) |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