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裘冬梅 2009年09月11日11:41:07 |
|
|
守望生命的源泉
——记市水利水电局规划建设科科长竺立新
水平静的时候,温婉和顺,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水暴怒的时候,却可能致人于死地。20年的水利工作中,竺立新走遍了嵊州的山山水水。他的任务就是让水平静地呆在水库、溪江、河渠里,为人类提供饮用和灌溉便利。
为“借水”,一周跑五六次东阳
8月8日,上俞堰坝引水应急工程首次实现了成功通水。清冽而甘美的水从东阳缓缓地流进嵊州,历时3年的借水工程终于大功告成。竺立新忍不住捧起一口水送进嘴里,心满意足地松了一口气。3年,1000多个日子的操劳奔波,终于等到了涓涓流水,没有人能体会到他此时的心情。
近年来,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市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最终决定向东阳“借水”。为了这个工程,那个时候,竺立新和同事们一天到晚往东阳跑,有时一星期跑五六次。“到后来,和东阳那边的人混熟了,交朋友了,他们叫我们干脆留在东阳算了。”时过境迁,再回忆时,所有的辛苦和劳累,都在竺立新云淡风清的一笑中。
竺立新告诉记者,总投资4000万元的上俞堰坝引水应急工程可为每一位嵊州市民平均增加饮用水30立方米左右,同时还每年可为嵊州带来500万元的综合经济收入。“借水成功后,居民的饮用水和南山水库周边10万亩农田的灌溉水就有了基本保障。”竺立新轻松地笑笑。
为保护环境,提出建生态型堤防
1998年,我市全面启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从规划设计到具体施工,竺立新一直全程参与。当时提出的设计理念是采用混凝土硬化施工,那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它的特点是牢固坚硬。
竺立新从小在剡溪边长大,小时候,他常常和伙伴撑着竹排在剡溪江畔摸鱼虾。混凝土硬化堤坝,虽然牢固坚硬,但鱼虾无处藏身,水草无所依托,况且眼睛看过去,全是冷硬的水泥,多少会有些不舒服。如何让冷硬的堤坝变成柔性和温情的,能成为鱼虾和水草的乐园?为此,竺立新冥思苦想,渐渐地,他心里有了谱。
2005年澄潭江天主堤规划建设时,竺立新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设计理念——生态型堤防建设。即采用大块石垒砌,给水生植物和鱼虾的生长留出一定的空间,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竺立新的建议一提出,马上遭到一些专家的强烈反对。在大江大河中实施生态型堤防建设,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何必去冒这个险呢?
然而,竺立新用充分的数据和理论说服了专家们,领导也极力支持。就这样,一条全长6.2公里的天主堤修筑成功。“那条堤坝,全部用大石块砌成,节约了一大笔建设经费。”
几年下来,天主堤完好无损,且水草繁茂,鱼虾嬉戏,是一条真正的生态型堤坝,得到了绍兴市领导的肯定。
近几年来,我市多项水利工程、城防堤建设得到顺利实施,基本形成城市防洪的封闭圈,防洪标准也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这其中,有竺立新他们这些水利工作者付出的辛勤汗水。2007年,一直默默耕耘在水利工程一线的竺立新被选拔为嵊州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
|
|
|
|
|
|
|
|
|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
0575-83119777(记者部) |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