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头革命”的先行者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字为先,沿袭了几千年“靠山吃山、砍柴烧饭”传统习惯的嵊州人,对做饭时用泥灶头、灶里烧的柴和草、满屋子烟雾弥漫的情形一定还记忆犹新吧?有些老人们一辈子都手里拉着风箱,在泥土灶台上用柴草烧饭。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市黄泽镇官园村的王荣根,从南京的“金陵石化”引进了第一瓶液化气,从此,一场“灶头革命”的战役打响了,不仅让家庭主妇们摆脱了“熏烟吸灰”的局面,还为嵊州打造“中国厨具之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
1985年,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王荣根,辞掉信用社主任的职务,告别老母妻儿只身前往南京经商,这令很多人为他惋惜:好好的铁饭碗不要,难道外面有金山、银山可以搬?那个时代,刚好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到底能不能闯出一条路,王荣根自己心里也没底,他只是觉得,去外面闯一闯自己的人生才不枉然。
选择南京创业,他最先涉及的是当时最热门的钢材生意,讲话十分爽直的王荣根说,自己在商场打拼了三年后,钱没赚到多少,但朋友交了很多。或许是他爽快的性格决定了给予他赚钱的机会。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一位南京的朋友向他透露,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城乡居民的“灶头”将会掀起一场“革命”:“液化气”将代替柴草烧饭做菜。朋友的信息让王荣根想到了早时农村建造的“沼气”,蓝蓝的火光不仅清洁,而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后来因为土肥紧缺导致“沼气”的产量不够而无法推广。“如果烧饭能用上这么清洁的液化气,前景肯定十分宽广。”他对此充满了憧憬。
在朋友的促成下,王荣根与南京的“金陵石化”签下了供、销“液化气”的合同书,当即返乡在市区的鹿山路租下三间店面,一家名为“金陵煤气供应点”的小店铺悄悄开张。当初,整个嵊州只有“扳得上手指头”的几户人家使用煤气灶,煤气瓶都得从杭州、宁波等地去购买,刚开张之初,每天都有一拨拨的人看“西洋镜”似的来店里参观,王荣根回忆说,当时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凡是能吸引眼球的东西就一定有市场可做。”王荣根从市民的眼神中看出了商机,他当即从广东顺德等地购进一批煤气灶,与他经营的钢瓶及液化气进行配套销售。每月几十套灶具的销售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日积月累的销量,使瓶装煤气的用量日益攀升,他的“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
王荣根(左)在煤气灌装车间
二
经营全城这个独一无二的店铺,短短的几年时间,让王荣根名利双收。而且他根本想不到自己的这一举措竟然还带动了一个产业——嵊州灶具。
在一次又一次向广东顺德采购煤气灶的时候,王荣根获悉嵊州蒋镇诞生了“双灵”牌煤气灶,而且质量也相当不错。正当他想去蒋镇看看煤气灶产品的时候,“双灵”的推销员上门找他洽谈,于是,“金陵煤气供应点”成了“双灵”煤气灶的窗口。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过程中,所有的物资处于匮乏阶段,可谓只要有产品就有巨大的市场潜能,而资源类的煤气则更成了抢手货。为了让剡城的用户使用煤气能得到足够的保证,王荣根无数次地背起行囊北上南下采购煤气。因气源充足,用煤气烧饭做菜的用户日益增多,煤气灶的销量从每月的几十台增加到了几百台。为了让本地生产的“双灵”煤气灶具走进千家万户,王荣根让店员向用户力推本地产品,加上“双灵”煤气灶价廉物美,用户选购的煤气灶具90%以上是“双灵”牌的。
小县城的这场“灶头革命”在王荣根的点燃下,火焰从城市蔓延到农村,用户数在不断增加,嵊州灶具产业也在悄然兴起,成为继广东顺德、浙江宁波之后的国内第三大厨具生产基地,2006年,中国五金协会又将一块“中国厨具之都”的牌子授予了嵊州。
嵊州的厨具产业能迅速得以发展,王荣根可谓是关键人物之一,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94年,鹿山路的店面已容不下几万用户的需求量,王荣根当机立断,创建了嵊州市燃气有限公司,随之而来的是长乐、甘霖、三界等地的煤气供应站也相继崛起。
嵊州市燃气有限公司
三
走进嵊州市燃气有限公司的大门,一辆10多米长的煤气灌装车停在空旷的场地上,这个庞然大物正在向来者展示着这家公司的实力,据悉,这辆24吨的煤气灌装车在嵊州独一无二。煤气灌装车间内,一台台现代化检测设备整齐地排列着,“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火、责任重于泰山”的警示语十分耀眼地写在墙上。
经营易燃、易爆的特殊商品,这对企业主来说,压力是巨大的。事故猛于“虎”,安全最重要,或许,一场事故顷刻间会毁灭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幸福,20多年来,王荣根的心中时刻紧绷着“安全第一”这根弦,从未懈怠过,他心中明白,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
灌装在钢瓶里的液化气其质量与斤量既摸不着也看不到,凭的就是“诚信”两字。王荣根说,除了“安全”两字外,铺成他们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之路的就是“诚信”。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商无诚信,不能行于市。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而一切事业和财富却都可能在欺诈中丧失。与王荣根谈起“诚信”这个话题,更让我们有“听君一席话,如上一堂课”之感。一句句来自实践的真知灼见提升着我们对“诚信”的认识,一段段平凡而又不平常的经历,一个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故事,使我们真正体会到“诚信”的价值。
随着《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浙江省瓶装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为了更规范、安全地为客户服务,今年7月,市燃气有限公司投资几十万元,在行业中率先引进3台智能电子秤,让手工计量灌装煤气成为了历史,杜绝了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使灌装的液化气“有源可循”,该公司推出了封口贴有“嵊州市燃气有限公司”字样的标识,一方面可以与别的厂家区分,另一方面能抑制不法中间商以次充好、短斤缺量的行为。目前,年配气量达20多万瓶、3000多吨,有5万用户在安全、放心地使用着该公司的液化气。
四
王荣根的办公室里,一幅红色的毛体大字“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特别醒目。我们去采访的那天,他正戴着老花眼镜,翻阅着一本厚厚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他说,翻身不忘共产党,自己有今天的幸福日子,全靠党的好领导啊。
今年62岁的王荣根依然精力充沛地工作着,“只要自己有能力工作,创业将永不停息”,这是他的心声。王荣根不仅为自己的公司而忙碌,为全市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工作,他更是不遗余力。自从担任特种设备技术协会会长以来,他的理念是“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煤气是高危行业,从事这项工作既需要百倍的警惕,又需要百倍的勇敢和小心精确,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了能让百姓使用上质量过硬、数量保证的液化气,针对行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他以一名政协委员和行业带头人应有的责任感,积极向上反映存在的问题,并谏言出台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与此同时,他又积极组织会员学习业务技术和消防知识,在安全管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20多年来,经该公司灌装的煤气已有上百万瓶,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公司先后被评为嵊州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双文明单位。王荣根已连续3届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并担任特种设备技术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