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1851-1861)年间,当地艺人将原来迎庙会的彩头戏“掘藏”,把面具(俗称木脸)改制为“头套”,形成民间大头荷舞蹈。演员套上“大头荷”“头套”,就不怕难为情,表演更自如,更洒脱。初创时期有36个包括生旦净末不同行当不同脸谱的大头荷。能表演剧情简单的短戏。后来逐渐减少头套,表演内容也以自编自演为主。至民国初,演变成9个头套的“八仙庆寿”作为喜庆节庆时的开场戏,祈求风调雨顺,延年益寿。演员套上八仙、仙女、王母等头套,在鼓乐声中汉钟离手执蒲扇,铁拐李拄着拐棍,握着酒葫芦一瘸一拐上场。接着曹国舅手带尺版,捋着胡子,张果老倒骑毛驴迎向观众;然后吕洞宾背插宝剑,韩湘子吹着洞箫登场;最后是蓝采和提着花篮,何仙姑手提荷花边走边舞。八仙亮相完毕成“八字”形站定。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仙女甲、乙擎着掌扇护引王母娘娘上场。八仙一一出礼向她祝寿。最后,王母娘娘答谢众仙并赐酒,庆寿圆满结束。
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小歌班”(越剧)的兴起,民间舞蹈大头荷才渐渐被更受人欢迎的越剧所替代而衰落。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陈新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赵马村俱乐部在民间艺人,当年县人大代表费昭桢的带领下,发掘整理出濒临失传的大头荷——《八仙庆寿》。他亲自排演并担任总指挥司鼓,参加1956年底嵊县民间舞蹈会演,获一等奖,次年又参加绍兴地区会演再获一等奖。
文革破四旧,所有头套被毁,庆幸戏剧服装被保留了下来。粉碎“四人帮”后,大头荷获得新生,在上级文化部门关怀支持下,赵马村重新制作了大头荷头套。早年参加地区会演第一代演员以老带新培养出第二代演员,并参加了会演。改革开放后,赵马村培养了第三代年青演员。用“大头荷”、“八仙庆寿”形式,古为今用,为春联乡的土特产——榨面、豆腐皮、紫砂工艺做广告,招商引资,获县民间工艺会演特别奖。
2001年底,在真文化站辅导下,以赵马村年轻女子为主的第四代大头荷演出队脱颖而出。她们年轻、有文化、善学习、爱文艺,并相对稳定,经短期排练后代表崇仁镇参加市文艺会演,深受领导和专业人员的肯定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