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人要生活就得吃饭,上辈人把工作叫做“做生活”,把工作岗位叫做“饭碗”。粮食,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市粮食生产的腾飞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直接的反映。国家指导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市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稳定的发展。
一个粮食专业村:
甘霖镇孔村(全省粮食高产样板)
甘霖镇孔村是全市有名的粮食生产专业村,曾先后产生过三个全省早稻高产冠军,在全省也颇有名气。
然而,现在村里种粮食的主力军不是身强体壮的青壮年,而是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农。孔村有600多户人家,全村有2400多亩水田。近年来和许多村一样,村里近30%的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务工,100多位年过半百的老农民成了种田主力军。但即使这样,孔村的种粮面积仍一分不减,而且产量还年年创新高。亩产超千斤,在孔村并不是件新鲜的事。
依托毗邻农科所、农场的区位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孔村成了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实验推广的基地。也正是有了强大的技术依托,孔村种粮能手越来越多,种粮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正是因为这种种粮情结,近年来,虽然村里大批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粮价波动,许多地方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但孔村人仍坚持做到种粮面积一分不减,而且产量还年年创新高,成为全省粮食高产的样板。
周方苗原是甘霖镇的农科员,记录了每一年的粮食生产数据。他记得很清楚,30年前,孔村一带一年粮食种三季,全年的平均亩产在600公斤左右,且种得很辛苦。而如今这里的农民通过推广轻型栽培技术,机械化插种收割,轻轻松松一季单产就超过了500公斤。
孔村党支部书记黄胜霞说,村民多年种粮热情持续高涨,主要得益于国家对粮食生产重视和支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改造,田成方、路成行、渠相通,各种农田电力设施齐全。农业新技术推广,则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而机械化的推广,则解决了村里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这就是孔村老农能种田,30年来粮食面积只增不减的原因所在。
科技和机械化的推广应用让孔村老农能“种好田”,而让老农“乐种田”的原因,是村里的粮食合作社发挥了作用。抓住国家鼓励发展合作社、推进社会化服务的优惠政策,黄胜霞牵头成立了孔村粮食专业合作社,吸收了附近6个村的600多户农户入社,同时为社员户及周边农户提供工厂化育秧、推广机械化插秧等各类农技服务,解决了单家独户的日常田间管理难题,降低了农民种粮成本,实现了“双赢”。
记者感言:孔村粮食连年稳产高产,正是我市粮食生产发展的缩影。通过运用各种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机械化,各地涌现了一批粮食专业村、粮食高产状元,也奠定了我市在全省产粮大县的地位。
一位种粮大户:
江千军(崇仁镇安江村农民)
皮肤黝黑,一副勤劳朴实的模样。今年46岁的江千军是崇仁镇安江村人,曾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优秀种粮大户。
党和政府关心农业,重视粮食生产,这就是当初选择种粮的理由。江千军说。
江千军以前经商,以粮食零售为主。由于当时粮食供应比较紧张,1996年初,他主动与当地村委会商量,承包了江村畈100多亩荒田坡地,将经济效益低下的抛荒田改种粮食,承包期为10年或15年。此后,江千军起早摸黑,在田野上艰苦创业。当年春种前,他邀请亲友十多人连续开垦荒田坡地,共整理成117亩良田,分别种上了双季或单季稻,取得较好收成。除完成5万多公斤的征购粮任务外,其余都加工成大米,进城贩卖,初尝了种粮甜头。
此后,有段时间粮价下跌,种粮效益下降,江千军就改种花木,育桑苗,但都由于管理不善亏了本。2003年,粮食市场历经波折后,出现了转机,粮价一路稳定上扬,其中糯谷价格比往年上升20%,江千军的粮田亩均纯利超过了180元,这使他种粮的信心倍增。谋求种粮致富的江千军,在原有基础上,再向邻近的上湖荫等村承包了98亩山湾田,其中85亩种植单季稻,其余种植花木,2007年总收入达到40多万元。
随着粮食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江千军一直在思考:粮农增收的出路在哪里?为增加收入,江千军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为其他农民提供育秧、收割、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服务,在方便农民的同时也能增加自己的收入。受省政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的启发,江千军与其他6位种粮农民成立了市江南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为农户开展粮食植保和农机服务范围,同时准备申请注册大米的商标,打出合作社的品牌,开展粮食购销加工,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民手中优质无公害大米,走产销结合的道路。
记者感言:江千军是科技种粮实现增收致富的典型。在新形势下,通过规模化、机械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们科技种粮致富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
一位见证人:
吴政(市农业局副局长)
1984年8月初的一天,农业局技术人员吴政一早下乡到甘霖粮站,还没到粮站,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通往粮站的路上,排队交粮的农民看不见尾,几公里路上都是。
“那一年,嵊县的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种粮面积102万亩,产量突破7亿公斤。”现在已是市农业局副局长的吴政回忆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从那一年起,吃饭问题彻底得到解决。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过去粮食有缺口的地区,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地区,全市城乡居民的“米袋子”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以粮为纲年代结束后,我市农业开始了酝酿结构调整。一批粮食专业村、种粮能手不断涌现,如种粮大户屠兴洋、蔬菜大户张宝君等,他们创造了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这一被称作嵊州高效农业新模式被省政府在全省各地推广。1996年11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特地来嵊视察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站在城东郊外,面对微风吹过激起的层层稻浪,他一边听汇报,一边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帮助更多农民科学种粮,我市加快了科技服务方式的创新与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为农服务水平。逐步建立了信息网络体系,开通农业110,在全国率先开通电话听网服务,开通全省领先的农情短信等等,使农业信息以低成本、多层次、全方位方式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服务。在2002年北京国际农博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仔细观看了我市农业部门推出的嵊州农业在线语音听网服务后,连声称赞:你们为低文化人群办了一件好事。随后,我市在全省创新实施了农技大师和责任农技师为农服务制度,《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市的经验和做法,我市也获得了全省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记者感言:我市农业部门、农民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很多全省第一乃至国内领先的成绩和荣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市粮食强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