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嵊州依靠广大群众力量,采取多种投资形式,建公路、架桥梁、凿隧道、疏航道,交通事业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至2007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2168.7公里,比改革开放初期净增1770.7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净增2100.6公里。
崎岖化坦途,曲径变通衢。回首嵊州交通建设的60年过往,已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路的话题,考量嵊州的“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格局,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个宏大主题,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对于74万嵊州百姓而言,的确有着太多太多不寻常的意义。
首条新建公路
亲历者:周忠保(时任北山区委副书记)
北山区当时下辖六个乡,即谷来、显潭、吕岙、竹溪、雅璜、王院,总人口不足三万。北山、崇仁两个区只有崇仁一个集市,北山人民要买粮食等生活用品,必须天不亮就出发,肩背杉树、毛竹或柴担,在崇仁卖掉后,换些粮食与生活用品回来。近的村来回五六十里路,远的村来回有一百多里路,天天是两头摸黑,祖祖辈辈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生活。当地干部群众从内心里迫切希望能建公路,来告别肩挑背负之苦。
1956年9月,北山区委号召全区人民全力投入崇北公路的兴建。各乡干部群众齐声响应,农民兄弟自带被子、粮食、锄头、畚箕,在谷来与猪娘岭之间摆开长蛇阵,打响了人海战役。大家都很自觉,都是义务劳动不计报酬,而且没有一句怨言。如雅璜乡的干部群众,他们的出入在石璜,与崇北公路几乎没有关系,但他们照样干。这条公路全长19.2公里,其中北山段约14公里,基本不靠机械设备,全靠手工劳动。当时的施工条件非常艰苦,不但资金紧张,物资也紧张,如炸药就不足。我们就千方百计造土炸药,虽然土炸药的爆炸威力不高,但总比没有好。正因为干群一条心,大家奋战8个多月,1957年5月,路面桥梁全部完成,公路全线通车。建好崇北公路后,北山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谷来渐渐成为一个小集镇,供销社供应生活用品、收购茶叶,粮管所供应粮食,百姓就不用再往崇仁跑了。
新闻延伸——
嵊州四山环抱,中为盆地,既无铁路、航空之利,又逢水路萎缩,故公路建设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建设之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嵊州市境内仅有嵊长、东长、崇甘等4条线路,通车总里程为68.1公里。1956年,县人民政府决定首先建设崇仁至谷来的公路(当时称崇北公路),崇北公路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建设的首条公路。1957年5月,崇北公路(现为绍甘线崇仁至谷来段)建成通车。
崇北公路的建成,结束了崇仁至绍兴肩挑背负的历史。这年,崇仁成立了驴车队,在崇北公路搞起运输,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紧接着,长2.95公里的金竹园至富润公路、长0.8公里的嶀浦岭至三界茶厂公路相继顺利开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嵊州最早建成的三条公路。
1977年至1979年,是公路建设里程最多的时期,仅3年时间就建成公路183.1公里。至1979年10月,全县实现社社通公路,成为当时全省社社通公路最早的县(市)之一。
大建设大发展
亲历者:王潮梅(时任嵊县交通局局长)
崇北公路建成后,公路建设以“民办公助”和“民工建勤”的方式全面展开,即国家负责技术勘探和相关补助,地方出土地、出劳动力。当时一听到要造公路,老百姓积极性很高,许多人带着冷饭、玉米饼,老的70多岁,小的10多岁,男女老少都踊跃出力修路,甚至有学生放假后也来帮忙。
1980年以后,公路建设的重点是通社公路和联村公路,1980年至1994年,共建成公路320.6公里,其中山区公路297.4公里。当时嵊县公路是支(线公路)强干(线公路)弱,根据这个现状,在加强干线公路建设的同时,省里开始考虑在嵊州修建高速公路了。
新闻延伸——
北大门、西大门、东大门一直是嵊州交通的“瓶颈”,多年来曾阻碍了嵊州百姓通向外界的步伐。1994年,嵊州先后投资4070万元拓宽改造了104国道三界、城关、仙岩等卡脖子地段,104国道瓶颈制约基本缓解,从此北大门敞开。2000年6月,投资2.6亿元的41.36公里嵊义线全线改建成二级公路,西大门畅通无阻。而随着嵊张公路的建成,嵊州市通往宁波港的东大门也被成功打开。
1994年11月28日,上三高速嵊州段一期工程单幅通车,实现全省一级汽车专用道零的突破。随后,全长28.7公里、总投资8.9亿元的二期工程,又于2000年12月26日竣工通车。作为我市首条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嵊州段使嵊州通往杭州、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路程大大缩短。2005年12月28日,经过建设者两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总投资27亿元,全长67.566公里的甬金高速嵊州段按期完工通车。甬金高速嵊州段的完工,使甬、嵊两地的车程缩短1个小时,嵊州的领带、厨具能更迅速地到达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世界各地。
上三高速和甬金高速的“十字”贯通,不但使我市拥有了纵贯南北、横贯东西和沟通全省乃至全国高速网络的两条快车道,也构建起嵊州市“三纵两横”的公路主骨架,并崛起了一大批大桥、特大桥、隧道、公路互通和交通枢纽,从而实现了嵊州交通的第二次跨越。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市开始进行大规模县乡公路路基路面的升级改造,根据“先通后改”的建路方针,全市共投资6000多万元,改造县乡公路240多公里。2000年前后,全市实现乡乡通水泥路或沥青路,全市拥有公路95条,共计里程921公里。
乡村康庄工程
亲历者:裘愉快(时任嵊州市康庄工程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当时全省乡村康庄工程的总任务是8千多公里,而我们嵊州就占了8%左右,在绍兴市内嵊州更是占到50%左右。当时全市包括上三高速嵊州段在内的公路总里程为900多公里,而康庄工程的建设总里程,实际上已经超过嵊州过去30年所建公路里程的总和。
新闻延伸——
虽然世纪之交的公路建设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当时全市通等级公路、高等级公路的行政村比例都还较低,特别是山区和部分欠发达乡镇的行路难和运输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至2003年底,行政村中共有660条等级公路,471条简易公路(机耕路),还有11个村甚至连简易公路也没有通上。
“让农民兄弟早日走上柏油路和水泥路。”2003年4月1日,全市康庄工程建设动员大会提出:经过几年的努力,要使全市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0%以上,路面硬化公路通村率达到70%以上。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康庄工程攻坚战,开始在嵊州广袤的乡村间打响。
由于建设任务位居绍兴市第一、全省第七位,资金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市康庄工程建设的进度。为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我市提出“宁可少建或缓建一条高等级公路,也要抓紧实施改造和硬化通村公路”,对每公里路基路面各补助7-10万元的基础上,2006年又追加补助3000多万元,予以支持经济特别困难的行政村。同时,各乡镇(街道)采取“乡镇政府补一点、村级集体经济贴一点、经商办厂成功人士捐一点、干部群众自愿筹一点、所在村联系单位助一点、受益的企业单位出一点”的策略,真正达到了“用社会之力,办为民之事”的良好效果。
经过三年半的齐心努力,到2006年底,我市全面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一举实现了等级公路通村率100%,硬化率100%的“双百”目标,超额完成了省交通厅下达的通村率95%,硬化率85%的考核目标,也成就了嵊州交通史上的第三次跨越。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5.8亿元,改造和建设康庄路2000多公里,里程数超过30年所建公路里程的总和。康庄工程还被评为2006年度“感动嵊州”十件大事之一。
地作琵琶路作弦。60年的交通大跨越,过去的行路难早已离我们远去,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条条四通八达的致富大道。十字交错的高速公路、通畅快捷的国省道、日益升级的县乡道……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线、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道为补充的交通网络的构筑,为嵊州这片生机勃发的建设热土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