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柔和地穿过树梢,洒在地上。艺术村泥人宓研究所内,泥塑大师宓风光正捏着泥巴塑造自己的新作。这位从事泥塑艺术30多年、先后带了50多个徒弟、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继承“泥人宓”传人的大师级人物,至今依旧寂寞地守着他的泥塑,孜孜不倦地走着自己的路。
嵊州泥塑起源于东晋时期。当时,剡溪江畔隐居着有“雕圣”之称的戴逵。他精于雕塑技艺,尤善于佛像的塑造。他与儿子戴颙一起为山阴灵宝寺创作了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及旁侍的两尊木雕菩萨像,首创了与印度风格迥异的民族化的佛像,史学家范文澜因此认为戴逵和王羲之分别在雕塑和书法上,完成了革旧布新的伟大事业。戴逵也因此被称为嵊州泥塑和雕刻工艺的祖师爷。
南朝开始,佛寺开始在剡溪两岸兴起,与之相配套的神像泥塑也得以迅猛发展,这些神像均出自嵊地民间艺人之手,其塑造的手艺随着人们的欣赏习惯,代代相传又代代发展。
到了清代晚期,嵊县县城出现了一些小型泥塑艺术品。在县城东前街一带,便设有几家泥塑品经销处,一般是前方为店面,后方为工场。
1978年,从无锡回故乡的泥塑大师柳家奎、柳成荫在嵊县创办了泥塑厂,宓风光凭着自己“玩泥巴”的功夫被招进厂当上了一名设计工,并成为柳成荫的徒弟。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市场经济大潮对传统民间工艺产生了强烈冲击,嵊县泥塑厂最终没能够挺立潮头。然而,宓风光却独自扛起了“浙派泥塑”的大旗,与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泥塑界的三大流派。
嵊州泥塑的制作主要有两道工艺,即泥人的成型和上色。成型分手捏成型、模印成型和半捏半印成型三种。所用的泥巴必须泥质细腻,韧性好,不存有大的砂粒。为达到这个要求,所用的泥巴都要经过捣捻加工,以增强韧性。
上色过后的泥人称为“彩塑泥人”。由于泥人易断易裂,不能有突出的分支,因此泥塑的泥模应圆浑,特别是压模泥人,形体起伏不能过大,这就得靠彩绘来分割弥补,故压模泥人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
如今,嵊州泥塑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造型简洁洗练,写意多于写实,幽默多于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