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村志凝聚青年十年心血 春华秋实。2009年的秋天,对马善军来说是收获的季节。他历经十年编写的《横路坑村志》终于编印完成了。 马善军从小喜欢历史,夏天的傍晚,村人都到村道边乘凉,老人们就讲开了村里的陈年旧事,他听得津津有味,回去之后还一一记录下来。但真正让他下决心编写一部完整的“村史”,是因为他发现村里的年轻一代对家乡的山水草木并不了解,甚至有些陌生,所以他决心要编写出村里一部完整的历史,以此来激发年轻一代关心家乡的热情。 1998年的暑假,还在谷来镇中读初二的马善军就顶着烈日拿上纸、笔、尺等简单的绘制工具,登上村里地势较高的地方观察地形,绘制地图,又拿着笔记本走访村里的老人,调查村里的历史。暑假结束后,他整理出了“了解横路坑”的手稿。 上高中后,马善军把自己写“村史”的事写在日记上,班主任老师看了很感动,没想到马善军还热衷做如此有意义的事,他鼓励马善军不要放弃,并建议他把“村史”升级为“村志”,还跑了很多地方借来《嵊县志》供马善军参考。有了班主任的鼓励,小马信心更足了。 小马能够持之以恒地编写村志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在台湾的大爷爷马伯健的鼓励。大爷爷解放前随军去了台湾,离乡半个多世纪,他很渴望能回来看看家乡的变化,但因年事已高,只能空留遗憾。几年前,马善军把自己编写村志的想法写信告诉了他,大爷爷非常高兴,回信鼓励他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02年7月31日,7万字的“横路坑村志”初稿完成了,马善军足足花了十天时间誊抄了一册,寄给台湾大爷爷,当收到马善军的“村志”时,思乡心切的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还专门打电话表扬和鼓励小马。 为了拥有更加详尽的资料和数据,2002年8月30日,马善军还专门牵头在村小学组织召开了“横路坑村志研究讨论会”,邀请了村里的新老干部、老党员、知情人士等参加,向他们了解建国前后村历任负责人、历年大事记、人才、交通、文化、教育等情况。 2002年9月,小马考上了杭州的一所高校,报名那天,他的行李箱里塞满了他采访调查来的资料和“村志”初稿。在杭州,马善军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整理材料、修改初稿。每逢长假回家,他就会出现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测量数据,翻阅家谱、查看资料。 马善军是个认真甚至较真的人,对于村志编写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他总是力求弄个水落石出。村里有一个台门叫“王家台门”,但村里的人都姓马,为什么会叫“王家”呢?带着这个疑问,马善军先后访问了村里20多位老人,最终得出了结论,由此还完善了《嵊县地名志》中对该台门来历的记载。 村里有座称“洞桥”的老桥,马善军问遍了年纪大的人,都不知道准确的桥名和建造年代。马善军只好扒在桥板上,头倒挂下去,十分危险,村民看了,十足为小马捏了一把汗。桥名碑都被苔藓遮的严严实实,经过小马一番“奋战”,隐隐约约看到了几个字:“永济桥,清嘉庆丙子年立”。老人们服了,纷纷去看被查证的桥名。 十年来,马善军就这样抱着一颗平常的心,寒寒暑暑,多次修改调整,终于于今年7月正式定稿,全书共计12万余字,分十一章五十七节。他又自己出资完成了《村志》的印刷。现在,他把《村志》作为献给祖国六十周岁 生日大礼,已赠送给地方志办公室、图书馆、档案馆、镇政府、村委会等有关单位和个人。 现在,《村志》是编成了,但他付出了很多,失去的也很多。十年来,很少有节假日能够完整地在家里度过,白天他总是出现在村子的角角落落,晚上总是要挑灯奋战到凌晨,特别是在没有电脑之前,近十万字的文稿都是用手工抄录的。因为把精力都花在《村志》的编写工作上,因此忽略了女友,小马也失去了最为纯真的第一次爱情……小马还编写了《谷来镇简史》、《谷来纪略》、《发明家马传进家史》等史志。但他没有后悔,因为觉得自己做的事都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