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走出绚丽人生
在三界镇的牛头山脚下,104国道边,一家名为“三界镇佳美沙发家具厂”的厂子十分醒目。厂子前面是一个1800平方米的家具大卖场,车来人往的热闹场面,让主人郑爱连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48岁的郑爱连,头上或许没有那些女企业家们的光环,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创业历程,但是,在她身上折射出来的那种女性特有的柔韧与坚强,却帮助她实现了一个农村姑娘的梦想,也昭示出一个普通女人脚踏实地走出的绚丽人生。
一
时间倒回37年,在三界镇一个叫寺下的小山村(现已并入清水塘村),一位靠在上海做家政的母亲,面对5个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培养他们读书成才实在是无能为力。但对农民子女来说,读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为让孩子有点出息,无奈的母亲只好将郑爱连送给没有孩子的家庭做女儿。
于是,当时11岁的郑爱连来到三界镇上一户没有子女的家庭,做起了他们的女儿。然而,事与愿违,因为养父母家一贫如洗的家境,根本无法让郑爱连过上有书读的生活,半天读书半天养兔的日子过了4年后,心痛不已的母亲又将女儿领回了家。
读书已跟不上同龄人,务农又不到年龄,15岁的郑爱连想去上海做家政的母亲处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活可做。去上海时,她随身带上了一篮子的鸡蛋,准备送给母亲做家政的主人家。
火车上,郑爱连手中的鸡蛋引起了邻座一位上海人的兴趣,提出了一斤鸡蛋换两斤“全国粮票”的条件。从小饿着肚子长大的郑爱连,对“全国粮票”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知道有了“全国粮票”就能吃饱饭,而且可以到“全国”去吃饭,这对欲去外地干活的农民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一种票证。
鸡蛋换“全国粮票”的首次交易唤醒了郑爱连的经商意识。从此,乡下的鸡蛋拿到上海换成“全国粮票”,又将“全国粮票”在乡下换成钱后又换成鸡蛋,如此的往复循环,不仅让小小年纪的郑爱连赚到了钱,更重要的是让她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可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篮小卖”的日子并不好过,郑爱连经常被村干部叫去盘问,“投机倒把分子”的帽子扣在一个小姑娘的头上,让她无法施展自己经商的潜能。
二
19岁那年,不敢做“投机倒把分子”的郑爱连拜师学了两年缝纫技术后,“嫁一个集镇上的老公,开一家缝纫店”成了她最现实的想法。于是,在热心人的牵线下,她与三界镇北街村一位学木匠的青年订了亲。未婚夫的家就在集镇上,而且有一间临街的店面,这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因为未婚夫在大连市一家沙发厂打工,学有一手缝纫技术的郑爱连就跟随未婚夫也到了大连的那家沙发厂。在帮人打工的过程中,富有商业头脑的郑爱连领悟到,未婚夫的木匠活加上她的缝纫活,刚好可以做一个完整的沙发。“为什么要给别人打工呢?我们回家去自己做沙发、卖沙发不是更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