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雕刻技艺的炉火纯青
钱继忠只在本地的一所工艺美校做过半年的旁听生,但他天资聪颖,爱好雕刻。他曾被义乌一家木雕公司请去搞产品开发。由于木雕的产品都是批量生产,经他精心构思设计出来的产品,一上生产线就变成无数的复制品,他觉得木雕产品就像“木头”而没有灵性。
1998年,钱继忠对“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根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着自己的聪明与刻苦钻研,很快在根雕界崭露头角。2001年,钱继忠将栖居地选择在百丈飞瀑景点,游客和对他产品的“啧啧”赞叹声,激发起他更大的创作激情。
技艺永远无止境。深谙其理的钱继忠每次到艺术村看到众多大师的根雕作品后,觉得自己的作品简直就是“丑媳妇难见公婆”,于是拜师学艺成了他的迫切愿望。在朋友的引荐下,他有幸成了国家级根雕大师郑剑夫的门徒。
师从郑剑夫后,钱继忠的雕刻水平突飞猛进,无论是构思还是神韵,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百丈飞瀑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钱继忠为了学到更多的技艺,总是隔三差五地往艺术村跑,他说,其中有一个月,他往师傅的创作室跑了11次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钱继忠的竹根雕技术越来越精湛,他已申报了省级根艺大师的称号。而他的作品入选世博,让他对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让遗弃山野的毛竹根变废为宝,让手中的刻刀为山民和自己创造财富,钱继忠的竹根雕艺术之路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