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2.zjolcdn.com/pic/0/11/50/94/11509463_901545.jpg)
东川区舍块乡新和小学的孩子们在大声朗诵课文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跳进了山里孩子的生活。山路上,一双双破旧的球鞋交替领先,肩上的书包各式各样,破旧不堪,有的甚至用一小撮茅草代替坏掉的拉链;教室里,孩子们书声朗朗,眼睛一直盯着讲台上的老师,握笔的手满是裂痕、老茧;课间,一根跳绳,甚至一根用鞋带接成的“皮筋”,都会让他们乐此不疲地蹦啊跳啊,那就是属于他们的快乐;回到家,他们用瘦小的身躯帮着父母,一同担起贫苦家庭的重担。他们的生活,为远道而来的我们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
在新和小学,一群还不到10岁的孩子放学后,开始淘米、洗菜,准备晚饭。每个周末,他们都要把自家种的菜带到学校,两三个孩子一起搭伙做饭。同行的司机小毛帮孩子们淘好米后,5岁的皮臣甫一副不相信的样子,接过锅,把手指头伸进去测水的多少,可爱得让人发笑;在落雪小学,上课铃响后,10来个五六岁的孩子跑进教室,女老师解下身后背着的孩子,边换着尿布,边给学前班的孩子上课,让人觉得他们也许需要点什么;去九龙小学,最为艰难与危险,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太过惊险,有的路段太陡,弯太急,转弯时必须一点点倒车转向才能过去。路边的山谷里,有多年前坠落的皮卡车。车行至小戏台,乡村公路没有了,到小学还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路上遇到的马帮,是这里唯一的货运和交通工具。回来时,又要抵抗一两千米的海拔落差,每走几分钟都要歇息片刻。在这里,走出大山的每一步都如此艰辛。
最后一天,目的地是茂麓小学。小学所在的茂麓村早在明末清初就远近闻名,至今完好保存有古代炼铜遗迹,可见其往日的兴盛。相比连续几日的颠簸,短短2个多小时的路程不算太长。然而,行至半路,意外发生了,一块锋利的石头刺进了越野车的后胎,一行的5人差点就被撂在了大山里。幸亏临出门时带有备胎。
走访完茂麓,已过中午,在与学校的几位老师挥手道别后,越野车便开上了沿江公路,炎热的天气使得车窗外吹进的风都是热的,车内像是蒸笼。跟随着金沙江一路蜿蜒,车后的灰尘扬得老高,进入因民镇驶上柏油路时,司机却说,“车突然不颠,有点不会开车了。”行至半路,发现街边小摊上有冰水卖,一车人带着一身土下车畅饮。9个多小时的跋涉,我和同事张玉杰才又返回了昆明。
在离开这个让人难忘和充满回忆的“洒满阳光的山坡”,已经是9天以后的事情。我们又坐进了办公室,孩子们却依旧在山路间奔波,在田间劳作,在狭小的天地里,继续寻找梦里的未来。
因为,路,一直都在。
他们像是一颗颗正在成长的幼苗,扎根大山,汲取着山的养分与露水,有着大山的特质。但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让他们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