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志平和他的“八字形网笼沙障”
八年治沙路
抱着“作为一个中国人,见到自己的国家沙漠化那么严重了,关心一下也是应该的”这样的宗旨,娄志平踏上了治沙之路。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是考察沙漠流动规律的好地方——高高的流动沙丘起起伏伏,构成金色的丘陵,爬上一个又一个沙丘的顶部,沙丘的前方又出现了更高的沙丘,望不到边。
2009年10月中旬,娄志平来到敦煌莫高窟崖顶,看到当地民工在流动沙丘上实施“草方格”,从沙丘的背风坡坡底到坡顶,翻过坡顶到迎风坡的坡底,整个流动沙丘被草方格覆盖得严严实实。但娄志平也发现,除了沙丘顶部沙脊线上的草方格能起到沙障作用,迎风坡和背风坡上的根本不能挡沙。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验,娄志平终于总结出,只要在流动沙丘顶部的沙脊线上实施一道高度30cm的沙障,这个流动沙丘就会被牢牢地固定住;而当沙脊线上的沙障被拦下的流沙堆埋到高度小于5cm时,只要及时把沙障提拔抬升起来,这个流动的沙丘就能以沙障为脊顶向上堆高,使沙障如万里长城一样随沙丘的沙脊线延伸,沙障下的流动沙丘就被固定住,成为渐渐增高的、可有效拦截流动沙漠的拦沙坝。
既能抵抗风暴、牢固地挺立在流动沙丘顶部的沙脊线上,又能够把被流沙堆埋了的沙障重复从沙脊线提升起来,这种理想的沙障,就是娄志平经过多年试验后制成的“八字形网笼沙障”。由于八字形网笼沙障的网笼片只有30cm的宽度,即使完全被流沙掩埋,也可以轻松地把网笼从沙堆中提拔出来重新架设。
“敦煌莫高窟崖顶引进的拦沙网,质量是高,但效果不大。”娄志平一边播放在治沙现场拍摄下来的DV片,一边拿出几张照片展示给记者看。
娄志平回忆说,那是2008年4月,他在内蒙古磴口县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上选择了一处长1.5公里的流动沙漠进行施工,布上了他自己研发的八字形网笼沙障。2个月后,网笼沙障几乎全线被沙埋压得只剩下网笼支撑杆的顶端,一条明显的沙埂横亘在沙漠上,1.5公里的沙埂没有一处残缺。
2009年7月,当娄志平再次去探查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一条笔直的以网笼沙障顶端为顶部的沙埂,依然横亘在沙漠上。
“我从2003年开始研究治沙工作,到现在已经8年了,沙漠化如果不治理,中国每年会减少一个县的土地面积。”
娄志平讲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沙坡头的样板聚集地,搞实验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很值得。
有一回,娄志平只身去了沙坡头的一处流动沙丘处安插八字形网笼沙障,由于过度疲劳,突然把腰给闪了,他赶紧拨通了电话,让朋友赶去帮忙。
不仅如此,当炎热的夏季,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里时,娄志平不畏酷暑,去样板聚集地查看拦沙坝的安插效果;当冬季气温骤降到零下二十度,尤其是出现沙尘暴时,娄志平也绝不会放过观察的好时机,裹着厚厚的冬衣就去实地探查。
敲开风洞之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经历过大量风沙的来袭,八字形网笼沙障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推广应用。要想推广,还得通过国家级的沙漠风洞实验。
为此,娄志平特意写了一封信给中国科学院的丁仲礼副院长,想申请用中科院在沙坡头的沙漠风洞实验室,观察和检测八字形网笼沙障提升拦沙坝的实际作用。
在丁仲礼副院长的帮助下,娄志平终于敲开了中科院沙漠风洞实验室的大门。
2010年1月,中科院批准了娄志平的申请,并安排于5月免费对其相关内容做沙漠风洞实验。
从风洞实验的DV记录片中,记者看到,测试首先从6级风力开始。八字形网笼沙障拦沙坝背风坡的风向,方向始终是和主风向相反。流沙总是从背风坡坡底,向背风坡坡顶跃移,而拦沙坝背风坡底部的流沙,又被回旋风吹送到拦沙坝顶部。当风力逐级增大,最终以12级的风力破坏性冲击时,依旧无法冲蚀网笼沙障控制下的沙脊线,网笼沙障仍牢牢地固定住了下面的流动沙丘。
这次风洞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此实验在26M/S风速冲击10分钟结束,拦沙坝背风坡顶出现100mm的宽度沙脊平台,沙脊平台的高度和网笼顶齐平,拦沙坝没有受到侵蚀,同时还起到明显的拦沙效果。
这次试验,充分肯定了娄志平8年辛苦历程的劳动成果,并为人类又提供了一种利用流动沙丘和沙漠流沙治理沙漠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