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视频在线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视频在线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百年越剧的华丽转身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10年11月26日10:34:40 

 越剧十姐妹

越剧的前身“落地唱书”

扎根民间枝繁叶茂的草根越剧

   越剧,这种来源于农村田头的草根艺术,由生活在嵊州民间的多才多艺的农民所创造。大约在1851年前后,嵊州有一部分农民开始用田头歌唱、山歌小调等民间说唱艺术去“沿门唱书”,这便是越剧的前身。

  1906年3月27日(农历三月初三),嵊州唱书艺人李世泉、高炳火等人相聚在甘霖镇东王村,经过精心准备,首次在用四只稻桶和门板组成的舞台上成功演出大戏《双金花》。当婉转柔美的曲调、悠扬深沉的唱腔袅袅流淌时,掌声和喝彩声几乎响彻了整个山村。高炳火他们不会想到,正是这看似即兴而发,冥冥之中又充满渊薮的演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越剧,在浙东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横空出世,一袭翔舞百年的美丽,在江南晚春的天空下拉开帷幕。这次有准备、有本子、有角色的正式演出,标志着越剧的正式诞生。

  越剧,以嵊州方言和民间音乐为渊源,博采绍剧、京剧、昆曲、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精华;唱腔以板腔体结构与不同流派为主要特征,人物不勾脸谱,表演真切、细腻、动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20世纪30年代,女子越剧进入上海后,涌现出“三花一娟”(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等名伶;40年代,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艺术家在编、导、演、音、舞美综合艺术、管理制度、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与创新;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竺水招、筱丹桂、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越剧《山河恋》;特别是《祥林嫂》的演出,在百年越剧史上留下了灿烂缤纷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越剧艺术迎来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逐步由浙江、上海走向了全国,各省越剧专业艺术院团最多时达280多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胭脂》等一批优秀剧目广为演出传唱,深入人心,铸就了越剧艺术的辉煌。同时,进行越剧男女合演的实验与发展,涌现出《山花烂漫》等优秀现代戏。

  20世纪80年代,越剧迎来了新的春天。浙江组建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各地都大力培养新人,越剧新秀辈出,涌现了以茅威涛为代表的一批越剧表演新星和创作人员,为越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时期以来创演了《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和现代戏《巧凤》《舞台姐妹》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越剧的足迹遍及东南亚、欧美各国和我国香港、澳门特区,台湾地区,在中国越剧百年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6年越剧百年,开展了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越剧百年高峰论坛、越剧百年·越剧故乡行系列活动、“我与越剧”征文活动等系列活动。

  回首中国越剧一百年的历程,她始终贯穿着改革创新的精神。中国越剧的发展历程,就是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繁荣发展的辉煌历程。 

  百年芳华,史册载存。展望明天,任重道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李航程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 浙江微博 转播到新华微博新华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嵊州新闻网”或电头为“嵊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嵊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嵊州新闻网”,并保留“嵊州新闻网”的电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输入答案: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我要投稿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0575-83119777(记者部)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推荐阅读
互动专区
视频新闻
1月29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8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7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6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9日帮忙三人行
1月26日帮忙三人行
1月25日帮忙三人行
1月24日帮忙三人行
· 【专题】聚焦2018浙江省两会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 创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在行动
· [专题]公益救生杆 为市民安全护航
· 创食品安全城市 享健康安全饮食
· 专题: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 聚焦2017·嵊州两会
· 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全国两会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