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后面积达230余平方公里 投资数十亿的大项目不断落户

自去年以来,嵊州经济开发区好消息接二连三,大项目接踵而来:
开发区提升整合方案获省政府批准,整合后面积达233.11平方公里,在全省排名第四;
全球最大的油烟机巨鳄——意大利爱丽卡公司与开发区内企业普田电器正式“联姻”,合力开创中国厨具行业新时代;
计划投资达30亿~50亿元的雅戈尔新兴科技产业园落户开发区。建成后,将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纺织行业的样板。
“2010年,是开发区成立近十年来,引进项目最多、质量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年!”嵊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这样说。
嵊州经济开发区从2001年实施大开发以来,已经集聚了370多家现代化企业。到目前,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而“雅戈尔”等大项目投产后,经济开发区的经济总量将实现快速增长。
“开发区现在就像一架飞机,已经离开地面起飞了!”一位开发区的干部如此形容。
确实,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嵊州经济开发区抓住了机遇,正在大踏步向前迈进。
拓展空间 让开发区区域更大
“这两年开发区发展势头喜人!”黄蒋平是浙江手牌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2006年他刚到公司上班时,恰逢开发区浦口区块大建设拉开框架之时。“当时我们公司周围还有许多空地,现在这里都变成了整片的现代化厂房。”黄蒋平说。
确实,短短几年时间,在手牌公司附近的浦南大道两侧,浙江锻压、万力铜业、春力茶业、三博聚合物、棉纺厂等一批企业的新厂房陆续拔地而起。2005年底,开发区累计引进企业234家。而到了2009年底,开发区城北、城东和浦口三个区块,累计投产企业达到370多家;到2010年底,开发区整合范围内投产企业已超过千家。
在历经近10年时间的又好又快发展后,开发区企业数量接近饱和。如何充分利用土地总体规划调整契机,突破现有瓶颈,进一步拓展发展新平台和新空间,承接原有企业产能“溢出”以及招商引资企业落户,成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一道现实课题。
“腾笼换鸟”、“空中要地”……在寸土寸金的开发区,企业家的土地利用理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集约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自2005年以来,开发区内先后有28家企业通过流转、收储、重新出让等方式盘活土地近1500亩,一批基础更好、更需建设用地的投资项目,在开发区得以落地、生根。天乐集团、松科电器、全盛色丝等10多家企业,则通过升层、扩建等形式,新增厂房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约了150亩土地。
企业在谋求发展,政府更是运筹帷幄,以长远的眼光着手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去年七八月份,嵊州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方案和增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省政府批准。开发区整合提升,采取就近整合和异地整合相结合的形式,整合该市五大集镇和三江街道六大工业功能区的工业平台,整合后面积达233.11平方公里,整合后的开发区面积在全省开发区中排名第四。
与此同时,拓展平台的建设拉开了序幕。嵊州经济开发区紧紧抓住全省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这个机遇,启动了浦口二期的预征地工作。此外,以雅戈尔项目为主的三塘区块平台建设也进展顺利,目前808亩土地已摘牌,政策处理、基础设施配套正在快速推进。
据开发区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开发区核心区建设用地面积在原已开发建设的l7平方公里基础上,扩大到27平方公里左右。空间区域的拓展,对嵊州经济开发区构筑大平台、打造大产业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