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走了,越剧的一个时代或许也走了。
昨天下午,卧病多年的袁雪芬开始呼吸困难,救护车来了之后,最终未能抢救回老人的生命。一代越剧大师,因病于2011年2月19日下午2时去世,享年89岁。105年的越剧史,袁雪芬走过的就有78年。从1906年浙江东部农村的“小歌班”到现今中国的第二大剧种,越剧走过的105年,而袁雪芬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改革先锋。
她21岁时在舞台上即兴唱出的一个长腔,千回百转,让台下观众泣不成声,这个长腔逐渐完善后成为越剧的主调;舞台上,她更是成功地塑造了祝英台、香妃、崔莺莺、白素贞和祥林嫂等不同的艺术形象;她的离去让后人开始重新思考,她对越剧意味着什么?她也让更多人反思,究竟有谁能够完成她那些未竟的心愿,延续她未竟的事业?有多少人能如她所言“此心只为越剧有”?
早报记者 潘妤
袁雪芬走了。
缠绵病榻多年,靠输液维持生命良久,她走得并不让人意外。但在这样一个无风无雨无太阳的日子,平静地躺在家中的床上,猝然离去,这样一个在很多人眼中怎么也击不垮的坚韧女性,走得还是让很多人意外。
袁雪芬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袁雪芬的追悼会暂定于2月29日举行。
“清清白白地来,
清清白白地走”
获悉袁雪芬的离世,早报记者昨天傍晚赶到了她在淮海中路的寓所。两栋楼的小洋房里灯火通明,但屋子里却很安静,只有百合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袁雪芬的家人并不希望刚刚远行的老人被打扰,在送记者离开的时候,袁雪芬的儿子说:“妈妈走的时候交代过,简简单单就好,不要铺张不要搞大。所以就不接待记者了。”虽然袁家屋子里很安静,但记者还是在简单的一瞥中,看见了不少人。包括袁雪芬的学生方亚芬,一些领导,自然,还有她的家人。大家都戴着黑纱,安静地守候在灵堂中。
虽然家人并不愿意多谈,但袁雪芬的去世还是惊动了很多人,在各种百感交集的欷歔感叹中,早报记者也从那些纷纷赶去送老人最后一程的人们口中,获悉了袁雪芬去世前后的一些经过。
据了解,袁雪芬这两天始终感觉身体有些异常,经常头倒在一侧睡觉,眼睛也半开半闭,家人常发现她眼睛湿润。虽然感到不适,但袁雪芬并不愿意去医院,家人也想到在家里相对自由,于是还是躺在家里养病。昨天下午,袁雪芬就开始呼吸困难,救护车来了之后,最终未能抢救回老人的生命。一代越剧大师,就此离开了人世。
袁雪芬去世后,方亚芬等她生前的至亲之人都赶来。方亚芬更是亲自为恩师擦身换衣服。据悉,袁雪芬经历了几次生死线上的抢救,对自己的过世早有准备,她为自己亲自准备了一套素白的衣裤,并留下遗言,希望自己走时能穿上自己平时最喜欢的一件白衬衫。她告诉家人,希望走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在故乡的曹娥江上,希望“清清白白地来,清清白白地走”。
不过,熟悉袁雪芬的人都知道,老太太从来都对生死豁达,对死亡也从未畏惧。她曾几次对身边人说,自己年轻时身体弱,曾经得过一次严重的肺病,差点为此死去。痊愈之后,她认定说,我的命是捡回来的,所以我就是要改革。即使“文革”中前后被批斗了500多次,她也始终不曾向造反派低头。她的一生,始终只恪守一个信念,那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即使她走后,她依然希望家人和身边的人,能帮她延续这一生的信仰。
有“越剧的祖师婆”之称
袁雪芬在越剧界有“越剧的祖师婆”之称,除了因为她是越剧改革的倡导者,更是因为她在越剧音乐的贡献上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 1942年,在向话剧和昆曲学习的过程中,袁雪芬逐渐感到越剧原有的音乐唱腔太贫乏,无法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必须创造出更多的本剧种曲调。在排演《香妃》时,有一场戏,她没有根据原来的唱腔和戏词演,而是从胸中发出一声高叫,哭出了一个长腔。台下的观众被她如泣如诉的哭腔所感染,一个个泪流满面这个唱腔后来被定为“尺调”。在逐步完善后,成为越剧的主调。后来的评论界曾有:“昆曲有‘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说法,在越剧也有‘一个调发展一个剧种’的事实。”
袁雪芬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祝英台、香妃、崔莺莺、白素贞和祥林嫂等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一位越剧爱好者昨晚说:“我愿意用‘越剧人’来形容袁雪芬,在那么多的越剧人当中,她应是最无愧于这个称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