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于二十世纪初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的嵊县一带。因绍兴是古代越国所在地,故称越剧。
最初,它被称为“小歌班”或“的笃班”,是由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发展而成的简陋的戏剧演出形式。到了三十年代,改成由女子演出,女演员逐渐取代了男演员。
从一九四二年开始,袁雪芬在上海倡导越剧的革新。她们在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支持下,吸取昆曲的传统表演和话剧的综合艺术之优点,创立专职的编剧、导演、作曲、舞台美术等建制,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一九四六年,袁雪芬主演的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是这场艺术革新的突出成果。在袁雪芬为首的雪声剧团影响下,尹桂芳为首的芳华剧团、徐玉兰为首的玉兰剧团、范瑞娟和傅全香为首的东山越艺社等也坚持改革,使整个越剧面貌渐新。
越剧的剧目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古典文学名著和历史故事,也有少数表现现代生活;它的表演优美、细腻、朴实,善于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音乐唱腔长于抒情,悦耳动听,感染力强,主要的唱腔流派有柔婉细腻的“袁派”,醇厚质朴的“范派”,俏丽圆美的“傅派”,高亢洒脱的“徐派”,委婉缠绵的“尹派”,朴素流畅的“戚派”等;舞台布景、道具、服饰、造型,继承了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以清新素雅、绚烂多采见称。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许多优秀的越剧剧目披整理和创作出来,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白蛇传》《祥林嫂》《追鱼》《春香传》《屈原》《情探》《胭脂》《金山战鼓》《碧玉簪》等。其中《红楼梦》《祥林嫂》《碧玉簪》等七个戏已拍摄成电影,在国内外放映;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还荣获第八届国际电影节的音乐片奖。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自五十年代起,越剧开始进行男女合演的实验演出,涌现出一批新生力量。一九七九年,南京、上海两地男女合演的《报童之歌》《三月春潮》,首次在越剧舞台上塑造了周总理的艺术形象,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创作、演出二等奖。现在,越剧已成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全国性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