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乐集团董事长 葛南尧
继承越剧大师遗愿 支持越剧事业发展
惊悉袁雪芬老师辞世,我心里感到十分难过。对越剧界来说,陨落了一颗巨星;对嵊州来说,失去了一个好女儿;对我来说,则失去了一个良师益友。
我从小喜欢看戏,更喜欢听越剧,虽然那时并不懂越剧,更不知道什么叫流派。1996年我被聘任为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名誉校长,有机会经常到艺校去看看学生们练功,听老师们教学生演唱,从此对越剧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越剧唱腔、流派等有了粗略的认识,对越剧艺术的喜爱也越来越深。
在艺校的教育活动中,我有幸认识了这些越剧界的老前辈、大师们,还和她们中的几位成了好朋友,袁雪芬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有时候我到上海出差,会去拜访袁老师她们。袁老师很平易近人,见到我总说“娘家人”到了,特别是近几年她身体不是很好,但一看到家乡来人,她的精神就很好,很热情地接待我,一边叫保姆泡茶,一边让座,一开口就问家乡的情况:去年收成好吗?越剧团怎么样?演出多吗?艺校现在有多少学生?有没有好的苗子?并且叮嘱我说:“你回去要和学生说,在这样好的条件下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基本功,练好唱腔,长大当一个出色的演员。”她每次还都深情地说,很想回家乡看看,可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话语里透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2001年元旦,我随同谢顺泉校长带学生去上海演出,袁老师看到这些十六七岁的小女孩,非常高兴,接连三天都来看学生表演,忘了自己已是快八十岁的人了,亲自指导学生走台步和做示范表演。她拉着我和她坐在一起,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葛老师,你是企业家,是艺校的名誉校长,为这批学生的成长,你付出了很多,我代表上海的老姐妹谢谢你,代表孩子们谢谢你。我更希望你今后能一如既往地关心艺校,支持越剧事业的发展。”老人家朴实的情感,恳切的话语,使我难以忘怀。
去年我又去看她,她对我说:“最近我在写一本有关越剧艺术的书,这本书我们几个人花了十来年的时间了,马上可以出版了。写好了给你一本。”袁老师在身体已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还念念不忘越剧事业,让我很是感动。
现在袁老师离我们而去,可她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和她的精神。作为嵊州儿女,我们要把越剧这张品牌打响,为嵊州争光。这样,我相信袁老师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的。
市越剧团团长 谢顺泉
质本洁来还洁去
我与袁雪芬老师的接触次数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12月的一次。那次,我携团里的新戏《蔡文姬》到上海参加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评奖活动,特地去拜访了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袁雪芬老师。听说了我的来意后,袁老师非常高兴,送给我三句话,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袁老师热情地说:“第一,非常欢迎“娘家人”的剧团到上海来演出、评奖。”在我的印象中,每次提及家乡,袁老师从来不说嵊县或嵊州,总是以“娘家”、“娘家人”来代替。“第二,你们可以给每个评委送三件东西:《蔡文姬》的光碟、剧情介绍、一张戏票。其他什么都不用送,送了也不会收。”“第三,白玉兰奖的每个评委都是干干净净、公公正正的。要获奖,唯一的一点,那就是看你的艺术!评奖就是要公正,否则一钱不值。”听了袁雪芬老师的这几句话,我感慨良久,她高洁的艺术操守,让人心生佩服。这事虽然已过去了好几年,但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从1995年起,袁雪芬出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她把“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的信条带到了白玉兰奖的评奖过程中。在袁雪芬的带领下,白玉兰戏剧奖评奖过程没有黑幕、没有丑闻,始终保持着它的冰清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