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视频在线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外媒看嵊
袁雪芬遗体告别仪式25日举行
来源:绍兴网 作者: 2011年03月01日07:46:15 
 
 
 
 
 
 
 
 
  
25日上午,越剧表演艺术家、一代越剧改革领路人袁雪芬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数千名越剧戏迷从全国各地自发赶来,为越剧大师袁雪芬送行。来自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及袁雪芬生前老姐妹也赶来和她作最后的告别,现场成了一片“悲伤的海洋”。
    25日上午8点35分,当记者赶到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的时候,遗体告别仪式的现场已经准备妥当。入口有两个,一个是普通市民通道,一个是戏剧界人士和媒体通道,前来参加仪式的人们在入口处自觉地分成两道。入口处,竖起了两块大型展板,展示着袁雪芬生前五彩缤纷的舞台生活。道路两边,全都是用白色紫罗兰做成的花圈,典雅高洁,庄严肃穆。

  四道白色素绸在大厅门口垂下,“袁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的横幅道出所有送行者的心声。人们在《梁祝·十八相送》《西厢记·琴心》《祥林嫂》《双烈记·夸父》等袁派代表作的唱腔中,痛别这位越剧大师。门口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袁雪芬早期的舞台表演场景和晚年的访谈资料。从昨天上午10点起,上海七彩戏剧频道推出了连续14小时的“品洁如雪艺馥芬——纪念艺术大师袁雪芬”特别节目,不仅播出了袁雪芬追悼会的场面,让戏迷在荧屏前送老人最后一程,而且还回顾了袁老坎坷却又辉煌的一生,展现了袁派艺术的经典魅力。

  告别仪式现场“越音缭绕”

  戏剧频道连续14小时播出袁派经典

  茅威涛来了

  赵志刚、吴凤花来了

  戏曲后辈痛悼领路人

  继承前辈弘扬越剧任重道远

  虽然遗体告别仪式在上午10点开始,但不少袁派戏迷6点就已经赶到了上海龙华殡仪馆。有的戏迷带着望远镜,怕自己看不真切;也有戏迷握着一叠厚厚的剪报,拿着手机或照相机,记录下追悼会的点滴。他们仰面望天,默默地将素色康乃馨举过头顶。

  “她是我最崇敬的越剧领路人。”83岁的上海戏迷严海康站在第一排,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从小看着袁老师的戏长大的,所以一定要来送她最后一程。而62岁的俞振伟则是代表自己90岁的老母亲来送行的。“我和母亲都很爱看她的戏,希望她一路走好。”还有64岁的谢逸美,捧着和袁雪芬的合影站在人群中哭泣。“我住的地方和袁雪芬家只隔了一条街,她很喜欢光顾我家附近的一家理发店。最后一次来做头发,是去年春天。她非常平易近人,我唱《琴心》给她听,她总说‘好、好’,没有半点大艺术家的架子。”来自诸暨的戏迷、老画家俞包象,专门写了一副“瑶池旧有青鸾舞,绣幕今看白鹤翔”的对联,沉痛哀悼这位越剧大师的去世。

  上海越剧联谊会、嵊州-上海越友联谊会的越迷们,也拉着“雪声已成千古绝唱,永留芬芳人间天堂”的挽联站在门口,路过的戏迷都在挽联前驻足、默哀或鞠躬。上午11点,当记者离开告别仪式现场的时候,还有不少戏迷依然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数千袁派戏迷自发赶来

  送完大师最后一程久久不愿离去

  “英台”化蝶“梁兄”心痛不已

  范瑞娟忆起当年拍电影《梁祝》

  除了老艺术家,浙江越剧团、杭州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嵊州越剧团等越剧团体的代表都来到了殡仪馆送行,每位团长、院长都能说出袁老对他们剧院的指点,每件小事历历在目,方亚芬、陶琪等袁派传人悉数到场,送别恩师。

  “我当时是第一时间接到消息的,那天晚上我还在诸暨下乡演出。演出结束后,我就第一时间赶到了上海袁老师的家。”浙江越剧团范派小生张伟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后辈,在缅怀大师的同时应肩负起将越剧事业发扬光大的责任来。袁雪芬的学生、袁派花旦方亚芬说,袁老师是个艺术上精益求精的人,祥林嫂一个角色袁老师就总结出了17种不同眼神。“她晚年花了不少时间回顾总结自己的艺术道路。晚上躺在床上回忆,白天在阳台上一字一句地写下来,她不肯要别人代笔,总觉得别人写就隔了一层。”

  “袁老师代表着越剧的一个时代,她在越剧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越剧在今天,依旧能够开出绚烂的艺术之花,她的贡献有目共睹。”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会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一身黑衣,脸色凝重。她对记者说,“听说袁老师生前经常提起我,对我的期望很高,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如果我们这一代仍沾沾自喜或躺在温床上不自省,越剧也将和其他从农耕时代发展起来的地方剧一样,日渐式微。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很重的。”

  比戏迷更悲痛的,当数曾经与袁雪芬一起演出过的“舞台老姐妹”。虽然一个个都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但她们依然赶到了现场。91岁的徐玉兰、92岁的周宝奎、86岁的王文娟、79岁的吕瑞英、82岁的金采风……记者在告别会现场,看到了许多白发苍苍的越剧老艺术家。

  84岁的越剧老前辈胡少鹏告诉记者,她12岁就在上海跟着袁雪芬学戏,后来因为脸型偏圆才改唱了范派小生。“虽然她不收学生,但她实际上已经尽到了一个老师的责任。生活中,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后来,我去了苏州,和她的联系少了,但基本上还是保持着一年见一次面。我老头子过世后,她也在经济上帮助过我。”89岁的史翠贞和袁雪芬本是一个戏班子的师姐妹。“当时,我姐夫是戏班主,是他带着我和雪芬一起来上海的。印象中,生活中的大姐是非常孝顺的,有一次她父亲生病,雪芬还割肉给父亲治病。”还有89岁的罗梅影坐着轮椅来到现场,他是个服装师,与袁雪芬共事了50多年,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他眼里,袁雪芬是最高尚的人,两袖清风,总是为别人着想。“袁雪芬每次换完装登台前,都是一直站着,因为怕坐着弄皱了服装,影响演出效果。”

  “舞台老姐妹”聚集告别仪式

  追忆与袁雪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我们一行离开上海龙华殡仪馆后,在吴凤花的带领下去了长乐路范瑞娟的家。“范老师其实特别想到现场去,但是医生不允许她去人多风大的地方。“吴凤花告诉记者,昨天早上不到8点,范老师就打来电话说,一定要帮她在告别会上签名,如果有人问起她,代她做好解释工作。

  “我听到袁雪芬不好了,心里一惊一跳,头痛得不行,昨天晚上根本没睡好。”88岁的范瑞娟也在病中,年前才得到医生的允许回家中过节。她告诉记者,想起了当年和袁雪芬一起拍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场景。“如果没有袁雪芬的坚持,《梁祝》也不一定能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当时遇到的困难真的很多,由于灯光不足,拍出来的画面是通红一片,我们就向上海防空部队借来探照灯。当时我的眼睛因为受不了灯光的刺激,肿成葡萄那么大。袁雪芬因劳累过度,十二指肠溃疡发作。我们都是一边吃药一边坚持拍戏。”   【来源:绍兴晚报】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我要投稿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0575-83119777(记者部)
互动专区
视频新闻
1月29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8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7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6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9日帮忙三人行
1月26日帮忙三人行
1月25日帮忙三人行
1月24日帮忙三人行
· 【专题】聚焦2018浙江省两会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 创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在行动
· [专题]公益救生杆 为市民安全护航
· 创食品安全城市 享健康安全饮食
· 专题: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 聚焦2017·嵊州两会
· 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全国两会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