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腰鼓队
嵊州市农民“种文化”大展演
种文化名片——地点:三界镇北街村 主要项目:绍剧团、民乐队、腰鼓队、舞蹈队、排舞 参与人数:190人
种文化简介:
北街村先后组建了排舞队、舞蹈队、腰鼓队和绍剧队等,共190来人。特别是组建排舞队以来,一到晚上,上百名年轻媳妇和中老年妇女就在广场上跳起排舞,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业余生活。而绍剧团的业余演员们一吼起高亢的调子,会吸引更多的绍剧戏迷们前去倾听。
《映山红》的快乐生活
三界镇北街村妇女主任吴水朵的办公室里,一块奖牌特别醒目。这是前段时间她们参加“种文化”大赛获得的成果:银奖。奖牌她们留下了,挂在办公室里,5000元奖金如数交给村里了。
“我们不是为钱,是为了快乐。”吴水朵说。
北街村舞蹈队有7名队员,也是从排舞队里挑出来的,个个是尖子。其中以张兰珍、吴水朵、吴水连为核心,张兰珍负责教舞,吴水朵负责人员安排,吴水连负责开车和购置服装。
张兰珍是排舞能手,能跳70多支排舞,她的老师是电脑。今年4月底开始排演《映山红》,电脑里的片子,张兰珍感觉长了点,与规定的表演时间有出入,又作了剪辑和合并,只留下最精彩的片断。
《映山红》的前后左右队形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动作都不一样,张兰珍一个人不仅学会了队形,还学会了7个人的舞蹈。她们中年纪最大的58岁,最年轻的48岁,平均年龄是50岁。为把节目演到位,她们还把家属也请来助练。吴水朵的丈夫负责拍录像,把她们跳舞过程录下来,看看还有哪个动作跳得不好看,哪个舞姿不够柔美。为了保证赛出高水平,比赛前一天晚上她们吃过夜饭后就从三界镇赶到文化广场,进行赛前热身。舞姿舞步,服饰穿着,包括脸上的妆容也和到舞台上参加比赛时一样。一次两次三次,一直排练到10点多才回去。比赛当天,她们心里不放心,又早早赶来了,一直在赛场外“温习”。天热,口干,在“温习”过程中,这几位大姐竟连矿泉水也不喝一口,怕喝了水,吃掉了唇上的口红。
这7位队员,有办幼儿园的,办家具厂的,办水泥厂的,也有办服装厂的,一旦闲下来,她们就是北街村地地道道的文艺骨干。种文化大赛时,她们第一次登台演出就获银奖,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三界绍剧团的不懈脚步
在北街村,与舞蹈队一样,绍剧团也是村里的文艺骨干队伍。
绍剧团总共20人,去年成立。负责人叫李立明。三界离绍兴市近,平时说话也比较高亢,喜欢绍剧的特别多。往年闲下来聚在一起,几个人就是一出绍剧的戏。
去年,李立明“心血来潮”,想要组建一个绍剧团,胡琴、板鼓、锣鼓等乐器都由他出钱置办,其他的爱好者每天来学戏就行了。
教戏老师照例是电脑,现在的电脑真是方便,你想学什么戏,随便点进去,它就在那里。唱腔,台步,动作,要多细腻就有多细腻,要多详细就有多详细。绍剧团的成员年龄在40至60岁不等,都是在菜场里卖菜的、卖肉的、卖水产的摊主。上午他们忙于生意,一到市场散市,吃过中饭后他们就到北街的老年活动室学戏。寒暑不分,风雨无阻,即使盛夏38度的高温也没有阻止他们的脚步。
新近,他们又自己创编了一些节目,欢乐的、喜庆的、哀伤的都有。上段时间,村里的一位老干部去世了,也是绍剧队的成员吹吹打打,把他送上山的。
现在,北街村的绍剧团已经拉得出,唱得响了。随便走上舞台,就是一出高亢激越的绍剧。
除舞蹈队、绍剧团外,北街村的民乐、排舞、腰鼓也各有千秋。这些农民在经营小日子的同时,也把闲余时间经营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