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具
紫砂伉俪
采访的过程中,往往是钱小英在讲述,金祖稠一直在旁边憨厚地笑着,遇到几个细节钱小英有点回忆不起来时,金祖稠会插嘴补充,这时候,两个人就会会心地相视一笑,眼里有一份多年相守形成的默契。当记者提出想看看大师的手艺时,金祖稠在工作台上小露身手,一把细腻柔滑的紫砂泥,数件形状各异的工具刀,不长的时间,手中的泥就成为一把初具雏形的紫砂壶,紧接着,刀锋翻转,几片紫砂泥修成的梅花栩栩如生……让我们目睹了这位嵊州紫砂技艺省级传承人的风采。
沉浸在紫砂工艺的世界里,金祖稠如同换了一个人。他说,紫砂是他的心头爱好,他的一生也与紫砂离不开。
操着一口地道嵊州话的金祖稠却不是地地道道的嵊州人,他出生在义乌,并在那里度过了20来年的时光。21岁时,金祖稠在义乌一家陶瓷厂学陶艺,2年后,以一名陶艺熟练工的身份“跳槽”到当时的嵊县紫砂厂,专门从事紫砂工艺品的设计与雕刻。也就是这一“跳”,让他与嵊州,与紫砂永远拴在了一起。
刚开始时,作为同事,金祖稠和钱小英的接触并不多。1979年,省里下达了定制一批国家级紫砂礼品的任务给嵊县紫砂厂,要求送一批设计样品到省里待选。当时还是学徒工的钱小英喜欢在下班之后一个人坐在车间里做紫砂,顺手拈来一团紫砂泥,她做了两个“小葡萄壶”和“小六方捆竹壶”,厂里就将她的作品和其他设计人员的设计作品一起交到省里待选。当见到“小六方捆竹壶”时,省里的专家认为这个作品设计精美,应该是“一位有着多年功底的老师傅”设计的。当听说是一个学徒工的作品时,专家连连说不相信,还让厂里人回去一定要表扬一下这位学徒工。
自此,钱小英的积极性高涨,她经常把一些紫砂作品做好后,拿给厂里的设计专家金祖稠看,而每次,金祖稠都会提出很具体的意见。随着接触的增多,两颗年轻的心也因为紫砂而靠拢在了一起。
1981年,金祖稠和钱小英牵手红地毯。那一年,金祖稠30岁,钱小英26岁。1983年,金祖稠作为厂里的“核心技术人才”被送进中国美院培训。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从制作紫砂日用品向工艺品转变。2009年,“嵊州紫砂”入选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祖稠被评定为“紫砂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