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伟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他还是喜欢自己创业,在工作三年后回家创办了一家年糕胖加工厂
走近石璜镇何王村村口,就会闻到一股年糕胖的香味,村民告诉记者:“这个年糕胖厂是他们村年轻村民叶红伟办的,他还是一个大学生呢!”
工作压力大 不如回家自己创业
叶红伟是何王村人,他父亲在三江城摆摊销售瓜子等小吃,像每个父亲一样,叶红伟的父亲也希望叶红伟成为一个大学生,不用像自己那样辛苦。高中毕业后,叶红伟如父亲所愿,考上西安一所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象牙塔的生活一晃而过。2000年,叶红伟毕业了,当别人还在苦苦寻找工作之时,叶红伟如愿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在一家大型食品企业做销售。
“保底工资2000元,销售得好还有部分提成,工资不是很高,但也过得去。”叶红伟说。
工作3年之后,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但做销售的压力特别大,叶红伟对这样生活并不是很喜欢,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想有自己的事业,但苦于没资金也没有合适的项目。
2004年,叶红伟回到老家,去帮父亲的小摊销售瓜子等零食,在销售时,他发现摊上年糕胖特别好销,很多市民都比较喜欢吃。他还从他父亲那里了解到,这个年糕胖是嵊州特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生产厂家,市场里销售的年糕胖都是摊贩自己加工销售的,有时生意一忙,还经常会断货。
“那我去办这样一个加工企业会不会有前景呢?”叶红伟脑海中灵光一闪。
试验上百次 终于做成机炒年糕胖
叶红伟运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立即对年糕胖的市场进行调查,发现空间还挺大的,同时制作手法也较为简单,叶红伟就决定要做这一行了。
他说服了父亲,然后带着女友,一位同样是大学生的西安姑娘,回到了老家办了一个名为新叶的年糕胖加工厂。
“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做年糕、晾晒及炒制,都是我自己把握的,刚开始时,我们手工炒制,每天产量只有100公斤。半年后,销路打开了,这产量根本不够销。”叶红伟说。
怎么办呢?叶红伟决定进行机炒。开始时,由于火候很难把握,出锅的年糕要么不胖,硬得能磕掉牙;要么全碎了,拿都拿不起来。一次又一次失败,让刚有点起色的年糕胖加工厂蒙受了很大损失。
但叶红伟没有气馁。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叶红伟终于掌握了炒出恰到好处的年糕胖的技术。经过机炒之后,加工厂每天炒制的年糕胖的产量从100公斤提升到500公斤,人工也省下了不少。
除了产量提升之外,叶红伟还对年糕胖的品种进行研究,现在他厂里出产的年糕胖有甜味的、有咸味的、有带芝麻的、还有加玉米的等10种不同的口味。
今年,叶红伟还投入70多万元,对年糕胖厂进行了改造,使其达到QS认证标准。
“毕竟是吃的东西,尽管投入有些大,但能让消费者放心,这样的投入还是值得的。”叶红伟说。“现在想来,当时离开大城市还是选对了,只要开动脑筋,农村也有很好的创业机会。”叶红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