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浦口街道大屋村,有这样一对养猪“父子兵”,他们的心愿就是让更多市民吃上本乡本土的猪肉。
冬日的凌晨三点,天空还是一片漆黑,只有刺骨的寒风兀自吹着,浦口街道大屋村的养猪大户叶金贵却已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冒着寒风开着三轮摩托车从大屋村出发前往市定点屠宰场。等放在屠宰场里他家养的一只150公斤左右的毛猪屠宰完后,叶金贵又把猪肉拉到江滨市场销售,这时已是凌晨5点多了。
随着天色渐渐亮起来,江滨市场的人流也越来越多,到中午11点左右,叶金贵的猪肉就销售一空了。
由于已有10多年卖猪肉的历史,叶金贵在江滨市场销售的猪肉非常受欢迎,“来买的都是老顾客和回头客,因为都知道我卖的猪肉好吃。” 叶金贵说。
叶金贵的父亲叶小林十多年前就开始走村串户到全市各地为屠宰户代收毛猪,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一直看好养猪这一行业。儿子叶金贵中学毕业后,父子俩一合计,决定由父亲养猪,儿子学习屠宰技术,负责屠宰和销售。“上阵父子兵”,他们在大屋村的村后建起了猪场,开始饲养本地土猪。为保证猪肉的品质,叶小林从一开始就注重把好饲料关,所养的猪全以糠为主食,玉米、小麦等为辅料。叶小林介绍说:“用糠饲养出来的猪肉肉质细、精肉红、油膘薄,是烧红烧肉和炒肉片的上乘原料。”
为解决糠的来源问题,叶小林又在大屋村开起了粮食代加工厂,为村民代加工完粮食后,由他收购村民手中的糠,这样既方便了村民,又降低了养猪的成本。如今,父子俩一个负责养猪,一个负责销售,这一养殖销售模式已整整坚持了10年,为市场供应了一批又一批的放心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目前,父子俩的养猪场已建起了3排猪舍,每年可为市场提供200多头商品猪,全部由叶金贵负责在江滨市场销售。叶金贵告诉记者,自产自销商品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保证猪肉的品质,降低养猪的成本,提高养猪的效益。
为降低市场风险,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目前,叶家父子已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打算接下去再建一个猪场,购买饲料加工机等,扩大养殖规模。 “让更多的市民吃上本乡本土的猪肉,这是我们的心愿。”叶家父子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