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经典《红楼梦》
越剧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浙江嵊县,就是现在的嵊州,当时的形式非常简单,伴奏用的笃鼓和檀板,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后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是历史最短的地方剧种之一。
1916年越剧进入上海,吸收了绍剧的唱腔和京剧的舞蹈以及丰富的表演艺术,有了另外的一个别名:绍兴文戏。当时主要演出历史剧,艺人都是男性,因此“男班”一度成为绍兴文戏的代名词。到1923年,全部是女演员的“文武女班”产生了,绍兴文戏也成为两班的通称。抗战期间,“女班”在上海有了较大的发展,著名的演员有姚水娟、筱丹桂、尹桂芳等,主要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龙凤锁》等,“男班”和男女合演渐趋淘汰。越剧的唱腔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艺人金芝堂创造了“落地唱书调”,又称“呤吓调”或“呤呤调”。施银花是女子越剧的“花衫鼻祖”,她与琴师首创了“四工调”。上世纪40年代前期,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演出《梁祝哀史》时,都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1945年,袁雪芬主张向话剧、昆剧等学习,对越剧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越剧史上群星闪耀,比如女子越剧时期代表性的旦角有“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当时著名的小生是有屠杏花、竺素娥和马樟花。当然,众所周知的是越剧十姐妹——1947年,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联合义演《山河恋》,史称“越剧十姐妹”。其中,袁雪芬曾将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越剧舞台,成为越剧史上的大事,它不仅是艺术的革新,也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对越剧和地方戏曲的重视。十姐妹和陆锦花、张云霞等,都是流派创始人。另外,还有一个人在越剧界内外都享有盛名,她就是王文娟。王文娟也是浙江嵊县人,“王派”创始人,尤以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影响最大。她和徐玉兰合作的《红楼梦》、《追鱼》等被拍摄成彩色电影,影响甚巨。
现在,越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2006年5月20日,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一代的演员如茅威涛、钱惠丽、单仰萍、赵志刚、方亚芬、吴凤花、陈飞、萧雅、陈颖、韩婷婷、华怡青、王君安、胡敏华、章瑞虹等,已为观众所熟知。其中,赵志刚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男小生,很引人注目。浙江的小百花越剧团和上海的红楼越剧团等也在观众中享有盛誉,而浙江越剧团则以坚持男女合演和拍摄越剧电视剧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