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了,一对老夫妻时刻关注着对面一位独居老人,并送上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两家人,其实素昧平生。
这一家,是家住环城西路的施才根、俞菊珍夫妇。施才根78岁,身体健朗,从原丝绸厂退休,妻俞菊珍,65岁,退休于电机厂。
而那一边,是1985年从三门越剧团退休、今年79岁的陶玉香,独自一人居住。大家都亲切地称她“陶老师”。
两家,相隔一条马路。
为了兑现十多年前的那句承诺——“我们会照顾好陶老师的”,从此,“这一家”就时刻关注着“那一边”,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照顾。
缘分从一句承诺而来
陶老师与施才根、俞菊珍夫妇俩的缘分,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那是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陶老师的一个学生无意间对施才根、俞菊珍说:你们到时帮我多关照一下陶老师,可以吗?夫妇俩爽快地说:“行!我们会照顾好陶老师的。”一诺千金,自此,夫妇俩便“注意”上了陶老师。
2010年4月14日中午,正在午休的陶老师,突然感觉一阵胸闷,似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本能让陶老师急忙抓起旁边的电话机,拨通了施才根家的电话。这天只有俞菊珍一人在家,她一听电话里陶老师急促、轻微的声音,二话不说就挂了电话,穿着拖鞋从家里迅速跑出来。喊人、拨120、送医院、办住院手续……
“幸亏你们家属发现及时,迟一分钟,就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医生还以为施才根夫妇是陶老师的亲戚,郑重地告诉他们。听了后,俞菊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庆幸自己当时没耽误一分钟时间就跑出来,不然的话可能真会后悔一辈子。
照顾称得上是“无微不至”
在施才根夫妇的悉心照料下,陶老师顺利出院了。医生叮嘱:患冠心病,再次发作的可能性较大,要随时提防。闻此,夫妇俩觉得必须时刻关注陶老师,当然,最方便的,就是在自家阳台上随时“观察”。从此,这个阳台也就顺理成章成了一个“瞭望台”。
每天一早,他们夫妇俩就在自家阳台上观察对面一楼陶老师的起居。为能看得更清楚,施才根还专门砍掉了那些遮挡视线的枝丫。陶老师每天的作息时间,夫妇俩掌握得一清二楚,一看到陶老师自己在动手洗衣服、洗头什么的,俞菊珍就会迅速从自家赶到陶老师家:“你有事,就拨一下电话呀,干嘛自己动手?”说着,就挽起衣袖抢过活儿……
这还不算,施才根又亲手在陶老师的门口安装上了一盏灯,这盏灯既是照明灯,也是他们夫妇与陶老师之间的信号灯:晚上灯不亮或早上还亮着灯,那就说明陶老师今天身体有点不适……
“晚上让菊珍来陪你睡好了,我独自一人睡又没关系。”施才根经常跟陶老师唠叨,当一而再地被陶老师婉言回绝后,他也没办法。
不过,施才根也“另辟蹊径”,他要求陶老师把民政局提供的专线救助电话接到他们家,这样,只要陶老师在家按一下键,施才根家的电话也会随之响起,夫妇俩可第一时间赶到陶老师家。
“半夜三更听到电话铃,哪个不是提心吊胆。”陶老师对此非常不安。施才根却憨厚地说:“接到我们家,我们心里更踏实些,万一有事可及时救助。”
一提起这些日常生活琐事,陶老师就热泪盈眶,说真不知该怎么表达。“我真不晓得,自己哪辈子修来的福,让好心人花这么多的心思。”
助人是快乐的充实的
用施才根的话说,“我们目前身体还健康,空着也是空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生活更充实、更快乐。再说,自己也有需要人帮助的时候。”
施才根自己年纪也大了,陶老师感动地说,真不忍心让他们一家为自己一直操劳着。但每次陶老师家的琐事,施才根却总爱揽在自己身上,修小家电、补屋顶、捅管道……跟照顾自己家一样。不知道他们关系的人,还一直都认为施才根是陶老师的亲弟弟呢。
有一次,陶老师外出不慎摔了一跤。这之后,施才根夫妇就跟陶老师约法三章:万一外出,一定要通知他们。夫妇俩彼此也约定:手头不管有多重要的事情,都必须放一放,先陪陶老师出行。
“陶老师到我们社区来,不管大小事,每次都是由施才根夫妇俩作陪的,真的是不是亲人胜亲人啊。”社区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社区文书张银飞还告诉记者,施师傅夫妇俩乐于做好事,除对陶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外,施师傅还经常主动到社区“讨活”干,要求无偿为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