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0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331.02万人,占总人口的23.4%。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超过500万人,占33%以上。老龄化使家庭代系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四二一”家庭结构成为普遍现象,“八四二一”结构也在加速演进。老龄化带来巨大养老需求,而目前社会养老服务尚未形成规模。人大代表建议,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事业发展。
目前,上海的养老形式主要包括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等。市人大代表尚云认为,这些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压力,但与养老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如机构养老,目前全市共计625家,床位数共计97841张,仅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3%,且目前的养老机构大多为小规模、低层次,无法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若以国际通用的5%老年人进入机构养老来算,目前的养老床位还远远不足。”
“照顾老人已成为一些家庭的主要负担和生活压力。”全国人大代表沈志刚说,目前,社会上仍沿袭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一旦老人生病,所有的子女、家庭成员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护理老人,不仅影响工作,也打乱了整个家庭的生活秩序。必须创新观念,促进养老事业发展。
在尚云看来,养老事业是风险较大的行业,服务对象特殊,工作难度大,而关于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却缺乏,相关规定也很笼统、模糊。例如养老机构在服务老人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及保障义务的范围;家属与养老机构的关系、责任;养老机构的服务行为规范、法律责任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目前,出现了养老院、老年公寓、养老社区以及度假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产品,而对这些养老服务产品该执行什么样的服务标准,更是缺乏法律规范与行业标准。
尚云建议,政府部门尽快研究制订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制订切实可行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而企业发展养老服务不能按照目前所谓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模式去运行,必须走一条创新之路,在服务理念、运营管理、商业模式、开发规模等方面实现突破。
他建议,对社会化养老模式开展研究,出台系列规范,例如会员制的运营模式如何予以保障,押金制的收费模式如何引导与监管等。并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公建配套、税收及收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根据不同养老模式,尽快制定养老管理与服务的分类行业标准,并针对养老项目的服务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提供师资帮助、经费补贴以及相关培训资源支持等。